[20][17] 智俨,《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大正藏》册45,页580下-581中。
--------------------------------------------------------------------------------
P.113
实智观无义 唯有分别三 彼无故此无 是即入三性[21][18]
「遣虚存实」是在说明「唯识」的本质。其中之「虚实」虽与境识有关,然郄非以境为虚妄,以识为真实那么简单,而是就三性来言其虚实。三性包含了对认识及存在事物之本质的说明。其中「遍计所执」简单来说,就是对出现于吾人感官经验中的一切事物执为实有的状态,此处所引之颂文,出自《摄论》,就唯识学来看,任一事物有其「名」,有其「事」,名事之对应构成事物的「实有」,但仔细寻思,实有其实乃是「假有」,它是认识者心量所思(此称为事),及其所立之名言综合的结果,所以说此遍计所执性是虚。「依他起」则说明所有存在的事物依识而起的特质﹔「圆成实」则是一方面指说,离于妄执情见后所展现之了悟真如的状态,一方面也不外就是依他缘起之诸法空性的说明﹔故说此二性为有。因此遣虚存实,即指「遣」除体用皆是虚妄的遍计所执性,以此为「无」;而「存」依他起与圆成实,以二性为「有」。一遣一存一有一无之目的,旨在于对破空有两类执着︰
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今观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无亦无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观成,纯有纯空谁之空有?故欲证入离言法性,皆须依此方便而入。…此唯识言既遮所执,若「执」实有诸识可唯,既是所执亦应除遣。诸处所言︰一切唯识、二谛、三无性、三解脱门…皆此观摄。[22][19]
是故唯识之说,只是遣执的方便法门,它是用以对应一类大众的执着,但若遣除执着之后,仍实有诸识可「唯」,则又陷入另类空有的情执。所以对另类大众则可以二谛、三无性等等法门而说之,故在一切层次之空有二类执着之对破,可有各式法门,但在唯识说之中则以三性说作为遣虚存实的根本法门,一方面遣除了吾人对外境实有的执着之外,同时一方面也要求对实有心识进行遣除﹔但破除实有之妄执,仍须破除断灭之空执,是以提出依他起与圆成实二性,即为保缘起有与真如法性使不致沦为断灭虚无。故我们可以说五重唯识观之遣虚存实,实是指出唯识思想本质,乃在破空有二执使悟入无言法
--------------------------------------------------------------------------------
--------------------------------------------------------------------------------
P.114
性,而对破的过程中,唯识之有无,乃是一种方便,而非实有或实无。
唯识说固然是一种方便法门,但仍然有其遣存之必要性,所以第二舍滥留纯说明「识唯有内,境通内外」[23][20]故说唯识,第三摄末归本则言依「此见相分俱依识有」[24][21]故说唯识,第四隐劣显胜则从「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但说唯心非唯心所」[25][22]故说唯识,这三者由心识结构的分析,由外而内逐步揭露心识为境相所依的核心观念,然而此境相唯识而现之揭露,最终的目标还是是指向三性的证入︰
摄论颂言︰
于绳起蛇觉 见绳了义无 证见彼分时 智如蛇智乱
此中所说起觉时遣于蛇觉,喻观依他起遣所执觉﹔见绳众分遣于绳,喻圆成实遣依他觉。此意即显,所遣二觉皆依他起。[26][23]
是以最末「遣相证性」,便以证入三性中之圆成实性,作为五重唯识的终点。若依于窥基之视三性为五重唯识之起点与终点然而言,三性之遣存或遣证,都是以对破空有为目的而双立有无,因此唯识思想即使因为有所立而被视为有宗,但空有之融通至少在遣执这一要求之上,有其必要性。然在遣除遍计所执之虚妄相以证入圆成实性之过程中,唯识不同于空宗之直破,而是从依他起性成染起净之双重性格上说,而「他」主要就指心识而言。
(二)、依他起性之心识性质的两种解释—真心与妄心
依照上田义文的说法︰
初期唯识说与玄奘译唯识说,两者间之所以有这种差异,是因为两者的三性说结构完全不同所致。上述的三性说并不是在说明入唯识行的过程,而是在阐明当一切境无时(一切法不可得时)进行认识的「唯识」亦即「无分别智、真如的世界」
--------------------------------------------------------------------------------
--------------------------------------------------------------------------------
P.115
的逻辑结构。…三性并不是要呈显「入唯识」的「入」,而是要呈显「入唯识」的「唯识」[27][24]
由所知之「结构」转向以能知之心识的「认识过程」为中心而说唯识,即是唯识佛教由「唯识无境」的空有问题,转向对修行实践者自我在证悟「唯识无境」过程中,对自我心识的观照与分析,这是从真如实相的解析转向实践理论之建立的必然结果。虽然在此论述的过程,由于问题的转向,易于招致忽略三性思想的所包含之空有思想之辩证的结果,但心识课题还是须从三性中之依他起性中谈起。心识思想之所以由依他起性谈缘起的意义,在于唯识佛教关心「心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修心者之心,是成就修行者的世界为染(轮回)净(解脱)的关键,《摄论》︰
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28][25]
因此唯识学中有所谓染依他及净依他二分,由染依他起情执境相,由净依他证入真如法相圆满实相。而染净所依之「他」即阿赖耶识,因此关于阿赖耶识之转染成净转识成智,便出现了净法的根源是来自阿赖耶识自身,或者来自阿赖耶之外,也就是「赖耶通真妄」或「杂染赖耶唯妄」」这两种说法出现,主张前者的称之为真心派,主张后者则称为妄心派,然而正如印顺所言,二者皆有其难处︰
真心派说虚妄熏习是客,真常的如来藏藏识是主体;妄心派说正闻熏习是客,虚妄的异熟藏识才是主体。…以妄心为主体的,有漏法的产生,很容易说明,而清净寄于其中,从虚妄而转成清净(转依),就比较困难了。以真心为主体的,无漏法的生起,很容易明白,而杂染覆净而不染,及依真起妄,又似乎困难了些。[2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