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在人间成佛,他的色身属于人间,但是他的心却经常在深定与深观之中。定心是超越人间和欲天之上的,而慧观更超越了三界,超越生命与涅盘等一切相对的层面。所以,释尊在人间成佛,并不表示「人间至上」,而是为了方便引导三界中善根成熟的众生,或直接超越三界,或由人而欲天而色天逐渐向上超脱。无论直接解脱或渐次上达而解脱,无论是在人间行菩萨道,或在天上与他方世界行菩萨道而成佛,最重要的是,要超越一切身心世界的种种束缚,而达成究竟圆满的解脱与正觉境界。这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
无缘大慈的释尊,应该不会特别重视人间,也不会特别重视诸天。他重视的是「一切众生」对自他生命的终极关怀,亦即自我的解脱与自他一体的圆成。在人间自觉觉他,在天上自觉觉他,乃至于在三界与十方世界自觉觉他。以人的立场而论,人间的佛教无疑是解脱与究竟成佛的基础,应该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但若因此而矫枉过正,「割离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把足以引导人类不断向上提升的「超人间」层次的佛教贬低下来,那佛教也就名存实亡了。
*人间佛教舍本逐末 那么,什么是「人的佛教」呢?
「人间佛教」的提倡者主张,人的佛教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佛教;不但在家居士如此,即使出了家,也同样要效法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114) 人间佛教的这个主张,根据的经典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如经云: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115)
《弥勒上生经》是大乘经,理当依照大乘法义来诠释,才能正确理解经文的内涵。从经文的性质来看,《弥勒上生经》和《阿弥陀经》应该是类似的,它们同样是接引偏重信行人的不了义经。根据唯识宗义,不了义经的特色,就是经文的法义不能依照经文字面的意义直接去理解,而应该另外探求经中隐含的「密意」。(116) 倘若直接「依文解义」,那就会出现许多互相矛盾的情形。「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句经文,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曲解、被误用的。
一、「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违背佛法 (一)违大乘教义
在《弥勒上生经》的「缘起分」中,弥勒菩萨听到佛说法的时候,「应时即得百千万亿陀罗尼门」。(117) 在释尊说法时,能立刻得到「百千万亿陀罗尼门」的菩萨,显然不是普通的凡夫。如果弥勒菩萨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那么当优波离问「此人命终当生何处」时,佛便不至于当众为弥勒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并说:
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死后往生兜率陀天上。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
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18)
弥勒出家才十二年,「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临终却有这么多瑞相;而且命终之后,上生兜率天,成为五百亿「修甚深檀波罗蜜」天子所供养的「一生补处」菩萨。果真如此,菩萨行有什么难能可贵?成佛有什么殊胜难得呢?一般人出家修行,即使勤修止观十二年,也未必能得生兜率,何况「不修不断」而成为「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的「一生补处」菩萨?像这样的经文,理性的佛教徒恐怕是难以接受的,除非另外赋予更合理的解释。
依大乘佛法来说,现前得佛授大菩提记的菩萨,必须是已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说:「若菩萨未入法位(无生法忍)中,诸佛不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119)《大智度论》引《首楞严经》说有「四种授记」, 其中第四种授记,(120) 即是《观弥勒菩萨上生经》中所说的当众(现前)授记,而现前授记的资格,即是「无生法忍」。(121)
世亲在他注解《大乘庄严经论》的论释中也说:「大授记者,谓在第八地中得无生法忍时。」(122) 菩萨得无生法忍时,位居第八不动地,念念不离法性,世出世法平等一味,已断尽一切烦恼,所以无须再修禅定,不必更断烦恼。这样的高地菩萨,为了特殊的目的,可能会披褐怀玉,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着衣托钵,随缘度日;虽然内心深契如如法性,外表却一如凡人。著作《入菩萨行》的寂天菩萨不也同样是「内勤修学,外示放逸」吗? (123) 所以,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应该是「无生法忍」菩萨的一种示现。
总之,以大乘佛法的观点来看,普通的凡夫菩萨出家而「不修不断」十二年,是不可能在命终之后成为「一生补处」菩萨的。必须以「无生法忍」的身分来定位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才能获得较合理的解释。
(二)违部派教义
虽然《弥勒上生经》是大乘经典,理当按照大乘法义去理解;但是,现在我们不妨试着放宽角度,加入部派佛教的观点,多元地来思考这个问题,看看是否也能为「人间佛教」的主张找出一些合理的诠释。
前文曾经说过,上座部佛教根据巴利三藏主张:所有的菩萨都是凡夫,他们的止观禅修最多只能到达「行舍智」的阶段。《俱舍论》也认为:菩萨最后一生,坐菩提树下,于一坐中,依第四禅,由加行道位直趋无上菩提。在初夜降魔以前,都还是凡夫的身分。
依这样的见地来看,弥勒菩萨确实是「具凡夫身,未断诸漏」的。但凡夫菩萨的范围很广,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的世第一法都是,层次的差别相当大。若是初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下品资粮位菩萨,他们还需要师友的指导与提携才能上进,自利的能力尚且不足,有什么能力行菩萨道而广泛利益众生呢?
若依无著《大乘阿毘达磨集论》的说法,资粮位的菩萨并不像昭慧法师所说,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124) 反而应该要「勤修止观」:
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习止故,得成现观解脱所依器性。(125)
《说一切有部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说:公元四、五世纪,上生兜率天问弥勒的情形,在罽宾非常流行。所以无著上升兜率向弥勒请问法义,实为当时一般的事实。(126) 现在的问题是,主张「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弥勒菩萨,怎会指导出一个主张「资粮位菩萨应勤修止观」的无著呢?再说,弥勒菩萨又怎会自语相违地在《辩中边论》中强调,顺解脱分——资粮位应该努力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等止观要目呢?如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