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研究 >>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下)(6)

分享到:

以麤重爱因,我事无迷故,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
已遍知障治,一切种差别,为远离修集,勤修四正断。
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
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已种顺解脱,……
 
  可见,《弥勒上生经》中的弥勒,应该不是凡夫菩萨;而且「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句经文,也不宜依照经文字面浅显的意义去理解,而应直探经文的深意。
 
  若是属于「内凡」的加行道贤位菩萨,则他们虽然「不修」初禅以上的「禅定」,却已具备了修习无漏圣道的最低定力要求——未到定;虽然「不断烦恼」,但有能力伏住烦恼,不让烦恼现行。以释迦佛为例,释迦牟尼在燃灯佛时,便已具足八定与五神通,并且禅修到达「行舍智」的道位。(127)「行舍智」相当于北传的加行道的暖、顶二位。这样的菩萨,当然有资格在人间行菩萨道,自行化他,而积累成佛的资粮。
 
  以部派佛教的立场来看,在《上生经》中佛所授记的弥勒菩萨,应该是属于这种已发大菩提愿的加行道菩萨,而不是一般普通的凡夫菩萨。加行位菩萨的行径,当然不是初学菩萨可以学得来的。
 
  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上生经》中所说弥勒菩萨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无论是从大乘或部派的法义来理解,都不适宜用作初学凡夫菩萨的修学楷模。初学的凡夫菩萨,如果不依无著《集论》或弥勒《辨中边论》所说的方式修学定慧,而直接奉行印老《佛法概论》的主张,以「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弥勒菩萨为楷模,(128) 要想在菩萨道上层层升进,恐怕相当困难。
 
二、「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舍本逐末
 
  尽管「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不符大小乘论义,「人间佛教」的追随者,却是一向如此依教奉行的。江灿腾在〈论印顺法师与太虚大师对「人间佛教」诠释各异的原因〉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人间佛教」的提倡,「固然对治了传统中国佛教常有的经忏法会,喜神秘神通的流弊现象,但是同时也削弱了宗教体验的成份。」(129)
 
  此外,杨惠南在〈从印顺的人间佛教探讨与新雨社与现代禅的宗教发展〉一文中,归纳出一般学者与老参对印老思想的两点质疑也是:一、「人间佛教」不曾提供一套具体的修行方法;二、「人间佛教」不关心究极的解脱与果证。(130)
 
  现代禅的倡导者李元松认为:「人间佛教」所主张的此种「凡夫菩萨」道,浅化了真正的大乘菩萨道。温金柯也认为,浅化的菩萨道可以说是俗化佛教的土壤和促进剂。今天台湾佛教界俗化、浅化的风气弥漫,可以说与这样的「人间佛教」直接、间接的影响不无关联。(131) 这些观点和上述学者的看法,大致上是不谋而合的。
 
  「人间佛教」所获得的这些负面评语,其实也正是来台参访的大陆僧众对台湾佛教最不敢苟同的地方。他们一致表示:台湾佛教太不重视禅修,太偏向世俗化与学术化了。江西尼众佛学院的教师道悟法师,在《交流与反省》一文中就毫不客气地指出: 
  我既看到了台湾佛教所做出的成就,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与偏差;这不足与偏差也正是佛教兴衰之关键所在。……台湾目前的佛教已经太过世俗化、学术化的方面发展,这样下去离佛出世的本怀恐怕是越来越远了,虽然在利生方面有所作为,但对于佛教之根本所在的证悟上就太不重视了。(132)
 
  由此可见,「人间佛教」的基本主张与推广此一理念的教团实际表现出来的作风,的确是名实相符的。但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人,其心灵净化与升华的程度连外道的禅修者都不如,这样的佛教还有什么灵性的深度可谈呢?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人间佛教」的提倡者会不明白吗?
 
  当然不可能。
 
  那么,他们为何会提出如此偏离佛教根本的主张呢?
 
  笔者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过于重视学理而缺乏禅修体验,以至于无法深刻体认禅修的可贵与重要。倘若「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不是纯粹的学者,而是一位解行并重或雅好禅修的禅师,那么「人间佛教」就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么世俗化与学术化的局面。「人间佛教」的提倡者性广法师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
 
  性广法师之所以会突破「人间佛教」以往的格局,重视禅修,积极引进缅甸帕奥禅师的禅法,甚至以撰写《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一书而被江灿腾教授誉为「人间佛教」禅法的「祖师」或「禅师」,(133) 不正是因为她向来喜好禅修,而且「只有谈到禅修才会眼睛雪亮」(134) 的关系吗?
 
  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修成了禅定,那么这个人虽身在人间,而他的心却已属于超越「人间」的色界或无色界天了。德韶国师(819-972)所谓的「通玄峰顶,不是人间」(135) 正是这个意思。而这样的人,当然是不会以「人间佛教」为满足的。
 
  再进一步说,如果这个人有能力更上一层楼,脱离能所,契入见道,断除见所断或少分修所断的烦恼,那么他即使在人间,但他的心不但已超越人间,甚至更超越了三界。要想在十方世界遍寻他的踪迹,了不可得。
 
  这时,他的眼光肯定不会再局限于人间的范围。他对众生关怀的层面,也将随着心灵层次的提升而往上提升或向内深入。基于深刻的定慧体验,他将更能了解,对众生长远且真正有益的是什么。他也将更能明白,对根源于实证的佛教而言,没有任何一件事会比努力去证实「佛教的理想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达成定慧的方法是确实可行的」更为重要。因此,他的主张与作风势必与「人间佛教」大相径庭。当然,他的菩萨行仍须立足于人间,但是他, 行菩萨行的真正目的,却是要积极引导众生循着定慧的正道回归本性,朝向超越人天并圆满无上菩提的成佛之道迈进;而非画地自限,长久陷溺于「人间」的欲界生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