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修持法门 >> 密教法门 >>

藏传密教述要(3)

分享到:

   (二)藏密的身密在修微细身
   藏密特别是由莲花生大师开创的宁玛派,它的无上瑜伽有一套独特的人体气脉学说,为瑜伽实践的理论依据,它是在印度传统医学人体说的基础上,经过瑜伽行者修持而发展的,对于人体的奥密,提出了三脉七轮的人体学说,涵盖了密宗和瑜伽术等一切修法的内容。对于现有的身体——色身的修持方法,综合起来,便有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或称为灵热和灵能)等的成就步骤,对于现存的心理——精神的修持,综合起来,就有加行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无修无证等的成就程序。三脉七轮的学说,初步揭示了人体的一些奥秘。

藏密认为人之一身乃六大所成,地、水、火、风、空前五大组成人的色身,即是色法,亦即人的肉体,称为身。识大组成人的心识,即是心法,亦即人的精神,称为心。六大无碍,金胎一体,色心不二,身心二者是互相融转,互相依存,不可以分割的统一体。身为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主枢作用,无上瑜伽内视人体生命之秘,把身心从粗到细分为三个层次来剖析,在每一个层次上,身心二者都为一体不即不离的圆融辩证关系,犹如灯光不离灯体。
第一层:粗身、粗心。粗身,指地、水、火、风、粗“四大”所和合的血肉身躯。粗心,指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根(器官)对色、声、香、味、触五尘(外境)而生的感觉,及第六意识对各种法而生的知觉、观念、想象、思维、记忆、梦幻、情绪等等心理活动。粗身粗心皆属常人所知见,故称为粗。粗身为产生粗心的浅层心理机制。粗心亦为粗身表像的心理活动。《八识矩颂》云:“动身发语独为最”是也。

   第二层:细身、细心。细身,就一般人而言,指由气、脉、明点,即细四大所构成的细微生理机制,类似现在所谓生命场或生理能。气就是气息(包括呼吸系统和消化排泄系统)、脉及经络(包括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明点即内分泌物质(包括血液和循环系统)。细心,指意识层之下的含有本能欲望,自我执著,生的意志及行为倾向等的潜在精神作用。细心实际就是第七末那识,及第六意识之根,即是意根,包括现在所谓下意识、潜意识的活动在内。细身细心非肉眼所能见,亦非常人意识所自察,故名为细。细身虽不可见,却为粗身生存的动力;细心虽微,常为粗心意识生起的潜势,特别是末那识的俱生我执,乃意识迷悟的总开关,掌握着人体变化的方向。细身细心亦互相依存,细心必有细身为其基础,细身也自受细心制约。细身细心虽然细微,但修密的瑜伽者,在一定功夫上可内视内省其存在。《八识规矩颂》云:“恒审思量我相随”是也。

   第三层:微细身心。最细身,即微细身,亦名最细风,即最为微细的能或场,因不具固定形态,故名为风。可聚可散,如道家所说“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实际就是法身。就是普贤法体,遍照尊、净琉璃身。最细心即微细心,为潜在于粗心、细心下层,超越意识及本能欲望,自我执著等的心体,亦称光明体,或称自性,即禅宗明心见性之性。实际这就是“去后来先作主翁”的第八藏识,阿赖耶识,即种子识。微细风心一体不二,为人生生命心灵之本。密宗所谓“即身成佛”,就是就吾人之粗身粗心,依靠密法加持,经过细身细心的修持,而成就微细身心。微细身心,即一般瑜伽行者所难知见、只有在极深定境深入四禅,吸呼停止,能所双忘之时,才能自见。《八识规矩颂》云:“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是也。

身心三个层次的性相,列表如下:
粗身(粗四大) 细身(中脉明点) 最细身(法身、普贤体、净琉璃、气化虹光,聚光成身。)
粗心(第六意识) 细心(第七末那识) 最细心(法性、第八阿赖耶识、转识成智、法界体性。)

藏密虽把身心分为三层次观察,而三层次实际却浑然一体。粗身心活动时,就是细身心、最细风心在起作用。但粗心在睡熟、晕厥时,有时中断,而细心却从不止息,只要一息尚存,就有细身在推动机体运转,有细心所含生的意志等在起作用。最细风心则是常住不动,总持一生。《成唯识论》云:“是先我执所生引故,令六识相缚不脱。”又云:“当阿赖耶识生起之时,内变根身,外显器界,即以所变而为所缘,心所行相仗之而起。”《唯识三十颂》云:“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即唯识所谓三能变。此中第一为异熟能变,指阿赖耶识,第二思量能变,指第七末那识,第三能变,指前六识。

   由于业力的关系,五大业气和合的身,和第六意识受意根末那识俱生我执的控制,使人们的身心天生就处于经常矛盾之中,主要表现为意识与粗身,意识与细身心,意识与最细身心的不协调、不相应,特别是意识与最细风心的不相应,即第六意识与法身、法性的不相应,成为生老病死之根源。藏密无上瑜伽的修炼,目的是要成就微细身心,而关键着重在修细身心,就是修气脉明点。

   (三)气脉轮明点的性相
要知人体奥秘,首先要深入细身心层次的探索,特别是无上瑜伽修细身心,更要明了构成细身的气、脉、明点的性相。由于脉为风(即气息)所乘,为识(即心理)所依之主要者,故脉道是修气与明点的生理基础,特别重要。故历代经典,如宋法护译《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元译《大乘要道密集》、宗喀巴著《密宗道次第广论》等都对脉道脉轮有所论述。
   一、气性相:藏密把人体之气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本气,第二类是支分气。

   第一类根本气分为五种:
   (1)持命气:乃生命之本,为其余一切气的能源。略当于道家和中医所说的真气,元气。主要产生脐下三脉会合处,乃得之父母,先天形成,藏于命门、肾俞两穴,遍存各个细胞,既包罗万象,又周遍全身。
   (2)上行气:起推动气血上行的作用,发生于心之东南方。
   (3)下行气:起向下流通精血,大小便的作用,发生于会阴之上。
   (4)平行气:起消化饮食,输送营养的作用,发生于心之东方。
   (5)遍行气:遍行全身,为人动作之本,发生于心之南方。
   第二类支分气也分五种
   (1)行气:亦名龙气,行于眼能生视觉。
   (2)循行气:亦名象气,行于耳能生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