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东方佛教 >> 亚洲之佛教 >>

观音菩萨与亚洲佛教(9)

分享到:

     的传统式的人形。那些多头多臂的形像似乎是奇怪诡异。他

     们虽然对这些造像致敬,或许难免有一些将信将疑的意思。

 

      六、观音与民间宗教

      从时间上看观音在民间宗教方面应是比较晚出。它要倚

     靠佛教教理,仪式,信仰,行持等之建立,包括如妙法莲华

     经所载三十二化身的理论。考虑此点,则敬仰女身型的观音

     不能早于公元五世纪或六世纪。女身型是慈悲和柔和的象征

     ,而母亲和公主样的人物最能代表这种优美德性。当调和的

     趋势Syncretic trend既已开始,把观音的造

     像描绘为鱼篮观音,送子观音,妙善公主或美丽的多罗Tara

     的心理上的要求遂油然而生。此诸形相加强信徒的幻想,由

     此而扩展在民众中对观音的信仰。我们将讨论三个女身型观

     音的举例及其在民间宗教的含义。

      (一)鱼篮观音----此像亦被称为马郎妇观音,这是一

     个很有意义的故事。据说于元和十二年(公元八一七年)菩

     萨欲在陕西对民众宣化。他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少女(注41)

     ,见了伊的绝世美貌,许多少年想娶她为妻。她向求婚者说

     若有人能在天亮以前背诵普门品则她将嫁给他。到了次晨能

     诵者有二十人。她于是提议,在同样情况下,去背诵金刚般

     若波罗蜜经,此次及格者尚有十人。最后她请求他们去背诵

     妙法莲华经以三日为期。因该经共有七卷,只有一位姓马的

     青年获得成功。她感到满意,愿结秦晋之好。少年遂具礼成

     婚,宾客临门庆贺。尔时新娘忽患暴疾,客未散而女死,大

     众悼叹,乃即近郊埋葬。数日之后有一老僧持锡叩谒马氏并

     访女之葬所。彼以锡拨墓,其尸已化,唯黄金锁子之骨尚存

     。此际僧以锡挑骨示众曰﹕「此圣者悯汝等障重,故垂方便

     化汝耳。宜善思因,免堕苦海﹗」说毕,他即飞空而去。

     (注42)

      吾人应注意者为「鱼篮」一物不曾与这个故事有连带关

     系。(注43)那或许是一较晚的成分加入观音的许多活动当

     中。

      关于鱼篮观音的课题,台湾故宫博物院保存着两件很有

     名的绘画,它们是元代赵孟俯与明代吴彬的作品,在第一张

     画里她是以一位左手持鱼篮,右手握念珠的温雅的淑女出现

     ﹔而第二幅画则是善财童子执持鱼篮。她的发辫很文雅地垂

     到颈边,而伊的双手则捧持圣典靠近胸际。伊的衣服与一般

     传统画比较起来是有着特殊格调。(注44)

      (二)西藏所传的多罗(Tara)----多罗(亦称为度母

     )在西藏佛教里是观音的女身型。她有绿度母与白度母两种

     形相。除了坐的姿势外,它们间是没有多大分别的。白度母

     的额间有一只眼,而每只掌心也有一只眼(注45)。依照西

     藏民俗的传承,伊是从观音悲悯人世苦难淌出泪珠而降生。

     (注46)在西藏艺术方面,她是被描绘为满面

     笑容的主妇,或是一位娇好的少女。为了响应信徒们的祈祷

     ,她拯救他们出于灾难及满足其需求,包括求男得男,求女

     得女。伊之若干奇迹举动反映出载于莲华经的陈述。(注47

     )原来她是被住在西藏、蒙古、尼泊尔及喜马拉雅地区的民

     众所敬仰,但是现时马来亚的华侨亦对伊至心归命。向伊祷

     求的事项计为﹕寻获逃奔女儿的下落,在营业上获得成功以

     及其它琐事。(注48)很可能他们想把多罗证同为观音。此

     两种型式,中国的观音与西藏的度母均是Avalokitesvar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