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我们可以说,一切智是观照普遍性的智慧,道种智是观照
特殊性的智慧,一切种智则是同时观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智慧
。
智顗特别强调,这三种智慧必须同时具足于一心中,才有
妙用可言。若它们分具于三心中,便为粗糙。他说︰
若三智在三心,属三人,是则为?。三智在一心中,
不纵不横,是则理妙。64
即是说,三智在一心中,一心能同时旋转妙运三智,无时间隔
阂(不纵),无空间隔阂(不横)。由上面看到,只有佛才能
同时具有这三种智。
智顗又进一步提出,在运用上来说,三智并不是分开来运
用、各不相干的,却是三者结合成一个整体,三即一,一即三
。同时,以智来观照对象或境,智与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主客
对待、主客分立的,却是主客融通为一的。即是不是智境分离
,而是智境合一的。这种观照的方式,不是一般认识论意义的
观解的,却是睿智层面的直觉的。智顗说︰
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
通无碍。65
─────────
62 《玄义》卷9上,《大正藏》册33,页789下。
63 《止观》卷3上,《大正藏》册46,页26中。
64 《玄义》卷5下,《大正藏》册33,页745上。
65 《玄义》卷3下,《大正藏》册33,页714上。
.
页335
不管是甚么智,它们所处理的、所观照的,都是这个依因
待缘而生起的现象世界。智顗说︰
照因缘?色,名肉眼。照因缘细色,名天眼。照因缘
色空,名慧眼。照因缘色假,名法眼。照因缘色中,
名佛眼。66
这里以「色」(物质)来概括现象世界。以慧眼观空,这相当
于一切智;以法眼观假,这相当于道种智;以佛眼观中(中道
),这相当于一切种智。另外再加上天界众生的天眼与凡夫的
肉眼。不管是甚么眼,它们的所观,都是这个众生在其中轮转
生死的现象世界。
现在有一个问题。当智顗说三智一心中得,由一心以开展
出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以进行空、假、中三观,以观
照对象的空、假、中的面相时,此中的空观、假观与中观,是
否各自独立,而为绝然的空观、假观与中观呢?它们所观照的
对象的面相,又是否各各独立的空、假、中呢?这有进一步研
究的必要。其实,智顗说空、假、中观,并不单纯是空观、假
观与中观,却是相应地是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与中道第一
义谛观。他说︰
观有三。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
。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67
故空观是从假入空观,又名二谛观。假观是从空入假观,又名
平等观。空观照事物的空的面相,而成就空谛;假观照事物的
假的面相,而成就假谛。中观则以空观、假观为方便,综合这
二观,亦承受这二观所照的二谛,而得中道,成就中道第一义
谛。此种观法屏息一切心念,仿如流入一切智(
sarva-jnnaa)之大海。萨婆若即是一切智的音译。
就空观与假观之称为从假入空观与从空入假观言,可见这
两观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依待的。空观是从假入空观
,它有假有作为基础,它在照见事物的无自性空的性格时,是
立根于事物的假有性的,因此不会沈空滞寂,而沦于虚无主义
。另一方面,假观是从空入假现,它有空作为基础,它在照见
事物的缘起假有的性格时,是立根于事物的无自性空的特质上
的,因此不会执取事物为实自有,而沦于实在论。
─────────
66 《止观》卷7下,《大正藏》册46,页101上。
67 《止观》卷3上,《大正藏》册46,页24中。
.
页336
虚无主义是断灭论,实在论是常住论,两者都是邪见。由于空
观与假观互相依待,因而不会陷入断灭论与常住论的邪见之中
。
依智,空观、假观和中观又分别称为二谛观、平等观和中
道第一义谛观。三观的特殊意味,可从这些称呼中看到。以下
我们先看二谛观。智顗说︰
所言二谛者,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
,故言二谛观。又会空之日,非但见空,亦复识假,
如云除发障,上显下明,由真假显得,是二谛观。…
…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若从所破,应言俗谛观;
若从所用,应言真谛观。破用合论,故言二谛观。68
这里说空观又称二谛观,有三点可言。第一,证入空理是以观
假作为能诠的、根基的。能诠方面是假观,所诠方面是空观。
这便成二谛观。这是回应上面说的从假入空观的。第二,既然
在证入空理之前,已有观假的工夫作为基础,则在真正证入事
物的空理时,亦当同时能识事物的假有性。空有在上,假有在
下,两者由真(空)假观而得,故是二谛观。第三,若从破与
用的方法言,在这空观中,基本上是以真空来观破世俗的假有
性,而不执之为实有。故「俗是所破,真是所用」。所破是倾
向于俗谛、假有方面,所用或所立是倾向于真谛、空理方面,
故又是二谛观。
关于假观,或从假入空观,智顗说︰
从空入假名平等观者,……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
非真,方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
故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称平等也。前观破假病,不
用假法,但用真法。破一不破一,未为平等。后观破
空病,还用假法。破用既均,异时相望,故言平等也
。69
此观的主要作用,是观取种种假有的特殊性格,以积集种种方
便,到假有世界去化度众生。但它是立足于空观的,故不会执
取种种假有与方便。无宁是,它要分辨种种假有,看它们的问
题所在,患了甚么病,而又分别方便的药物,施以适当的治疗
。故当事人必须停滞于假有的世界,这便是入假。我们在上面
解释平等观时,曾表示第三点是以真空来观破世俗的假有性,
这时是只运用真空之法,破除世俗的假有性,并未有破除真空
自己。故「破一不破一,未为平等」。现在在这假观中,为恐
人执着真空,
─────────
68 《止观》卷3上,《大正藏》册46,页24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