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3)

分享到:

要探讨的。

 

二、心的正面功能

智顗认为心有种种正面功能。首先,他先就常识的层面来

说,以心有一种思虑知解的作用。他说︰

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

称污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驮,此方

是积聚精要者为心也。13

按「质多」即是梵文citta的音译;「污栗驮」和「矣栗驮」

则是梵文hr.daya的音译。两者稍有不同。citta通常是指识心

的心,倾向于认识意味。hr.daya则是指物理的、生理的心,

即心脏。智顗说心,显然是重视它的思虑知解的作用,所谓「

虑知」。这是认识的层面,相应于梵文的citta。

对于纯然是以心的虑知作用来说认识,智顗并不感到满意

。他无宁以认识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历程,其中涉及心、意与识

的不同作用。他说︰

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

了了别知,名为识。……

─────────

12 《玄义》卷3上,《大正藏》册33,页711上~中。

13 《止观》卷1上,《大正藏》册46,页4上。

 

页317

觉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识亦非

不有识。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识亦非不

有识。识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识中非有心亦非不有

心。心意识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说一性。14

这段文字颇能初步展示智顗的认识理论。他以心、意、识分别

表示在认识历程中的不同作用︰心是对对象有所觉知;意是对

对象作进一步的思考;识是对对象的确定的、清晰的认识。而

心、意、识这三种作用,一方面各有其所负责的工作,不可相

互混淆与取代,但也不可相互独立、分离开来,三者合起来,

才能完成认识对象的整个历程。这便是所谓「心中非有意亦非

不有意,心中非有识亦非不有识。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

中非有识亦非不有识。识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识中非有心亦

非不有心」。

就心来说,智顗所关心的,当然不是它的认识层面,却是

它在宗教实践方面所能扮演的角色。这便牵涉到宗教的真理问

题。智顗认为,心是可以使人远离种种邪见,而契接种种正见

以至悟入宗教的真理的。他说︰

 

心是绳墨,若观心得正,悟离邪倒说。观心正,则勉

邪行。心无见着,则入正理。事行如绳,理行如墨。

15

这里要注意的是「心无见着,则入正理」一语。其意是,若在

心中没有知见上的、见解上的执着,便能契入、悟入正理。这

「正理」应就宗教意义的真理而言。在佛教来说,这便是谛、

真如、实相等。较具体地说,则是空、中道、法性等。

在另一处,他更直截了当地把心说为是「理本」,亦即是

真理的根本,其意即是,心是悟入真理的根基。没有了这种根

基,我们便无从悟入真理。这真理当是就宗教的真理而言。他

说︰

心是法本者,释论云︰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无

心无思觉,无思觉无言语。当知心即语本。心是行本

者,《大集》云︰心行大行遍行。心是思数,思数属

行阴。诸行由思心而立,故心为行本。心是理本者,

若无心,理与谁含?以初心研理,恍恍将悟。稍入相

似,则证真实,是为理本。16

─────────

14 《止观》卷2上,《大正藏》册46,页14下。

15 《玄义》卷8上,《大正藏》册33,页778中。

16 《玄义》卷8上,《大正藏》册33,页778中。

 

页318

这是从心是法本、心是语本、心是行本说下来,最后归于心是

理本。一念心动,而生起种种存在,故心是法本;法即是存在

之意。由心推动思想,由思想推动言说,故心是语本。念虑是

行,心能生起种种念虑,故心是行本。最后,真理含于心中,

心能包容真理,以至契证悟入真理,故心是理本。

实际上,智顗对心的功能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心具足一

切菩萨的功德,是觉悟、成道、得解脱的根本。他说︰

此心即具一切菩萨功德,能成三世无上正觉。17

他认为只要通过修行,把心提升至定的状态,一心不乱,便能

发出般若智慧,分别邪正,照见真理。他说︰

行住坐卧,心常在定。间念不生,是名精进。一心在

定,不乱不昧,名为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间生灭

法相,深识邪伪,名般若。18

 

「一心在定,不乱不昧」是定;「知世间生灭法相,深识邪伪

」是慧。定与慧是心的两种作用。两者结合起来,便成就悟入

真理的法门。定相应于寂,慧相应于照。智顗又喜以寂照来说

心︰

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

19

寂是寂然不动,是寂静状态;照是感而遂通,是充满动感。心

便具足这两种状态,而交互为用,有时处寂,有时起照。但实

际上,这两种状态是不能截然分割开来的,都是寂中有照,照

中有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这便是「常寂常照」。心的常

寂常照,能破除我们对一切法的封执,直下渗透至物事的本质

方面去,而把得其真理。

上面引文提到「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寂

与照是心的两种状态,以此心为本,照见一切法的同时的空、

假、中的性格或本质。而心的最积极的正面功能,也在这里。

关于这照见空、假、中的问题,留待下面讨论一心三观时再作

探讨。

─────────

17 《止观》卷1下,《大正藏》册46,页9下。

18 《玄义》卷4上,《大正藏》册33,页720中。

19 《玄义》卷5上,《大正藏》册33,页733上。

 

页319

三、明与无明当体一如

上面讨论智顗的心的两面性格或功能︰负面与正面。用智

自己的词汇来说,心是有法性或明与无明两个面相的。明的一

面导致心的正面的功能;无明的一面导致心的负面的功能。跟

着而来的问题自然是,心的这两个面相的关系为如何呢?这两

个面相具有不同的根源,抑是具有相同的根源呢?这是一个由

伦理修证以及于形而上方面的问题。智顗对这问题的答复,非

常直截了当︰法性或明与无明两个面相都源于同一的心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