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7)

分享到:

中的真理来,不必经过一种综合的处理。43 智顗又谓︰

─────────

42 《止观》卷1下,《大正藏》册46,页10中。

43 关于即空即假即中,参看下面讨论一心三观问题的部份。

 

页327

一念禅心具十界五阴。诸阴即空,破界内四倒,成四

枯。诸阴即假,破界外四倒,成四荣。诸阴即中,非

内非外,非荣非枯,于其中间,而般涅盘。44

这是透过较复杂的说法以表示一念净心所具的功德。「一念禅

心」是经修行而出,应为一念净心无疑。这段文字与其说是说

净心具足诸法,不如说是表示净心涵有对诸法的正确观法。即

是,它是就一念禅心所涵具对五阴法的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

而说达致涅盘的境界。

净心具足诸法的诸法,除是法外,亦可作法门看。智顗谓

观一善心具十法界,十界交互具百法界、千性相等。

十善即万法。约八正道即八万法门也。45

善心即是净心。一善心具千性相之法,十善心应有万法。这万

法与八正道相配,即成八万法门了。关于净心具足法门,这一

点很堪注意。法门是用来教化众生觉悟、成道、得解脱的。净

心具足这种法门,即等同于具足种种教化的功德。关于这点,

智顗在另处有较详尽的阐述︰

心摄诸教,略有两意。一者,一切众生心中具足一切

法门,如来明审照其心法,按彼心说无量教法从心而

出。二者,如来往昔曾作渐顿观心,偏圆具足,依此

心观,为众生说,教化弟子,令学如来破尘出卷,仰

写空经。故有一切经卷,悉为三止三观所摄也。46

这里说心涵摄种种教法。这心是甚么心,智顗未有明说。但就

这种涵摄诸教的第一点意思谓无量教法从心而出来看,这心似

应是一净心。我们只能说净心含有无量教法,不大好说妄心会

有无量教法也。文中就心摄诸教的第一意思说众生的心中具足

一切法门,这法门当是指悟入真理、成正觉得解脱的法门而言

。而如来明确审视这心的法门,依据这心的内涵而说无量教法

从心而出,这无量教法除有义理的意味外,似乎还很有法门的

意味,以响应一切众生心中具足一切法门的说法。

智顗的这种净心具足诸法的说法,在实践修行和教化方面

有一定的意义。但若

─────────

44 《止观》卷9下,《大正藏》册46,页131中。

45 《文句》卷2上,《大正藏》册34,页21上。

46 《止观》卷3下,《大正藏》册46,页31下~页32上。

 

页328

与妄心具足诸法的说法比较,则后者的重要性无宁是在哲学

----特别是存有论方面。妄心与三千诸法同起同寂,可以说是

保证了存在世界的必要性,从而使智顗的哲学不会否定世界,

走向虚无主义的道路。

妄心具足诸法与净心具足诸法的关系为如何呢?两者是否

可以统合起来呢?关于这点,智顗在三大部中并未有怎样讨论

及,不过,我们可以就义理上作一些推断。就学理来说,两者

应该可以统合起来。妄心具足诸法,表示妄心与诸法在作用上

同起同寂。此时的诸法,由于其所对是妄心,故在性质上有染

污方面的倾向。妄心是可以转化的,当通过工夫修行,妄心转

化成净心,此时净心与诸法的关系,仍应是具足诸法,但却是

净心具足诸法,而净心亦仍应与诸法同起同寂。只是此时诸法

所对为净心,因而在性质上有清净方面的倾向。

六、一心三观︰以心为被观

上面我们讨论的,虽涉及实践问题,但仍偏重在观念方面

。以下我们专就智顗的实践理论而展开探讨。智顗很重视实践

,他的实践理论,基本上分止与观。对于这两者,他在《摩诃

止观》有简单而扼要的解说︰

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47

法性在三摩地(samaadhi)的寂然不动的状态为止,但法性能

恒时起动,表现它的慧照功能,便是观。这法性就主观或主体

方面言,即是我们的佛性,是我们真正的主体性。这种说法,

欠具体、详尽。我们在这里姑且借助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

要》一著作对止观的较周详而具体的解说来参考︰48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

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

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

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

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49

─────────

47 《止观》卷1上,《大正藏》册46,页1下~页2上。

48 我们这里的研究,如题目所示,是限于智顗的天台三大部

之内。但为了对某些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以作参考之用

,不妨超出这个范围,选取智顗的其它著作来看,相信对

我们的研究目标,不会构成太大的妨碍。只要记取这些资

料是我们研究范围之外的东西便可。

49 《大正藏》册46,页462中。

 

页329

这里规定止、观有不同的功能,止是伏结,观是断惑,止是资

养心识的能力,观是发动神妙的理解;止相应于禅定,观相应

于知慧。显然,在实践方面来说,止是属于静态的、消极一面

的工夫;观则是富有动感的、积极的工夫。因而我们这里讨论

智顗的工夫实践理论,也以观方面为主。

智顗在《摩诃止观》提到,修习止观时,通常是以十种对

象作为所对之境,这十种对象分别为︰阴界入、烦恼、病患、

业相、魔事、禅定、诸见、增上慢、二乘、菩萨。50 心的问

题,属于这其中的阴界入摄。从观方面来说工夫,当然可以观

诸法,观种种对象。但智顗以为,我们的观,应从最具体最切

近处入手。而这最具体最切近的对象,不是别的,正是我们的

心。我们的心是恒时在活动的,恒时在发出一些心念。智顗以

为,我们的观的工夫,正好从这些心念着手。他说︰

界内外一切阴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摄一切

法,所谓心是。论云︰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若

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心是惑本,其义如是。若欲

观察,须代其根,如炙病得穴。今当去丈就尺,去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