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8)

分享到:

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51

阴界入是上列十种对象的首要项目。但这犹嫌广阔。智顗认为

,应暂时把界与入放开,先注目在阴或五阴方面。而这仍嫌宽

广,还应把前面的四阴色、受、想、行放开,先着力于识方面

,而这识正是心。这便是所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即舍

远就近也。因此,我们应先观心。52

观心的较完整的说法,便是著名的一心三观。智顗说一心

三观,实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以心为所观的对象,同时以空、

假、中三种不同的面相来观。在这种情况下,被观的心是一念

妄心。另一种情况则是以心为能观,观照对象的空、假、中三

方面的面相。在这种情况下,能观的心是一念净心,是智慧心

。现在我们先讨论第一种的一心三观。

我们在本文开首时说过,心是不固定的,它飘忽无状,是

幻化的性格。这样的心,通常很难作为对象,而被观照。不过

,智顗却是进一步从细密处看。他似是以

─────────

50 《止观》卷5上,《大正藏》册46,页49上~中。

51 《止观》卷5上,《大正藏》册46,页52上~中。

52 智顗在另处也说︰「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

。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

」(《玄义》卷2上,《大正藏》册33,页696上)所说也

是这个意思。以自观己心为易,显然是从实践角度立说。

 

 

页330

缘起的连续性这种性格来看心的活动,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互不

相干的一截一截的。他说︰

夫心识无形,不可见,约四相分别,谓未念、欲念、

念、念已。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欲起,念名正缘

境住,念已名缘境谢。若能了达此四,即入一相无相

。问︰未念未起,已念已谢,此二皆无心,无心则无

相,云何可观?答︰未念虽未起,非毕竟无。如人未

作作,后便作作,不可以未作作故,便言无人。若定

无人,后谁作作?以未有作作人,则将有作作。心亦

如是。因未念故,得有欲念。若无未念,何得有欲念

?是故未念虽未有,不得毕竟无念也。念已虽灭,亦

可观察。如人作竟,不得言无。若定无人,前谁作作

?念已心灭,亦复如是。不得言永灭,若永灭者,则

是断见,无因无果。是故念已虽灭,亦可得观。53

智顗把心的起念的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未念、欲念、念、念已

。他认为在这任何一个阶段中,都有心的力用在里面,因而这

四个阶段,依心成一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带引出后一阶段,

而后一阶段又以前一阶段为基础。这种活动的连续性,显然是

预认了缘起这一根本义理。如说未念虽未起,但不是虚无,不

是一无所有,却是心在这里有一种势用在,有一种影响力,使

后一阶段的欲念得以成立。而欲念亦不是无有,它表示一种念

的意欲,由此便引生后一阶段的念的生起。而最后的念已,则

表示念的余势还在,不是一完全流逝的虚无状态。

智顗认为,心的由未念到欲念,由欲念到念,由念到念已

,这整个历程,都是可观照的,并不一定在念中才可观照。观

甚么呢?智顗虽未明说,我们并不难推断,此中可观照的,正

是心的念念起伏中,所表现的那种连续性,与成就此一连续性

的那种缘起的性格。

对于这种观心是缘起或是因缘生法,智顗显然是念兹在兹

的。他在另处便说︰

若能净心,诸业即净。净心观者,谓观诸心悉是因缘

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观。以是观故,知心非

心,心但有名;知法非法,法无有我;知名无名,即

是我等;知法无法,即涅盘等。54

─────────

53 《止观》卷2上,《大正藏》册46,页15中~下。

54 《玄义》卷7上,《大正藏》册33,页763中。

 

页331

这里所谓净心观,大抵是指以净心观妄心的那种观法。观这妄

心是因缘和合而生,因而是无自性,当体即空。而心作为一种

法,只是假名有,并无常住的我体。若能不执取于心的这种空

与假的性格,而行于中道,最后可臻于涅盘的境地。

智顗又说︰

所言观心为因缘生法者,……次观善恶因缘所生心即

空者,……次观因缘心即是假者,……次观因缘生心

即中者,……心本非空,亦复非假。非假故非世间,

非空故非出世间。非贤圣法,非凡夫法,二边寂静,

名为心性。55

这是以藏、通、别、圆四教的背景观心,空、假、中三观则附

在通、别、圆三教中说。而所观的心,总是以缘生为性。观心

的结果是心不坠落于空,亦不坠落于假。若坠于空,则倾向于

出世间,而被执为圣贤的境界;若坠于假,则倾向于世间,而

被执为凡夫的境界。没有这种坠落,故能不片面地沉降至比附

圣贤的出世间,亦不片面地沉降至比附凡夫的世间。结果是远

离这二边,达致中道的寂静之境。

观心的关键性工夫,在观破心的缘生性格、空的性格,它

的无明性并无常住不变性,它当下可以转化,而变成明,而清

净起来,由此而破除一切烦恼,达到觉悟、解脱的效果。故智

顗有时并不强调空、假、中三观,却强调心的无明转化为明、

为净,而解除束缚,而得自在,最后得解脱的历程。他说︰

观心者,观一念无明即是明。《大经》云︰无明明者

,即毕竟空。空慧照无明,无明即净。……既不为无

明所染,不是烦恼道净。烦恼净故则无业,无业故无

缚,无缚故是自在我。我既自在,不为业缚,谁受是

名、色、触、受?无受则无苦。既无苦阴,谁复迁灭

?即是常德。56

即是说,心不为无明所染,便消除烦恼,而不再积聚恶业,不

受恶的因素所束缚,而得自在,没有一般物质、感情等所带来

的苦痛,而臻于常乐我净的涅盘之境。

倘若从观心的关键性工夫转移到观心的效果方面来,智顗

便注意到空、假、中三观。他以为以空、假、中来观心,或把

心依着空、假、中三面导向来观照,便会有种种殊胜的效果。

他说︰

─────────

55 《止观》卷4上,《大正藏》册46,页37上~中。

56 《玄义》卷2下,《大正藏》册33,页70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