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大乘佛教史 >>

大乘初期至中、後期菩薩思想的變遷(9)

分享到:

菩薩五十二位說

在五世紀中葉左右,中國佛教陸續出現了《仁王般若經》、《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等偽經,其中敘述菩薩階位包含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這是梁、陳時代都採用的佛教論說。

原本《華嚴經》中,雖也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階,但都是單獨的陳述,因此,十住與十地是個別的階位說,而十行與十迴向也未必就是修行階位。

實際上,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完全未提及十行與十迴向,而十住相當於大乘最初期所說的十地,在華嚴「十地說」流行以後,「十住說」就不再見於經論,從此就只採用「十地說」為菩薩的修行階位了。

由於中國偽經的成立,遂增加了十信以及等覺、妙覺,成為所謂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一系列的五十二階位說,隋唐以後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的祖師們全都採用這種階位說。但這種說法與《華嚴經》及印度大乘佛教完全無關,是思辨性阿毘達磨式的中國佛教產物。

如上所述,菩薩思想因時代與部派、學派、宗派的不同而有種種差異。若以部派佛教的立場來論說菩薩,說一切有部認為釋迦菩薩從開始修行,直到成道前的最高階位為止都是凡夫,正如所謂「三十四心斷結成道」[7] 之說,他們主張除非成道後的佛陀,否則都不能稱為聖者。

相對地,大眾部系則主張菩薩是已離煩惱繫縛、跳脫輪迴流轉的人,如所謂「菩薩發願赴惡趣」,認為菩薩是出於悲心而願生惡趣苦界、救拔憂惱眾生的聖者。大乘佛教採用了這種「願生說」。《大般泥洹經》提出「大悲闡提」[8] 的菩薩說,指出他們因意圖拯救無數苦惱眾生的大悲願力,而始終無有成佛之日。

這正是自大乘佛教初期起,所闡述的文殊、觀音、勢至、普賢等聖位菩薩(應化身),他們不為自身成佛而「上求菩提」,卻為「下化眾生」的救濟活動而挺身入世終不成佛,與之類似的,還有將於來生成佛的一生補處之彌勒菩薩,以及中期大乘以後的地藏、虛空藏等菩薩。

應身佛與化身佛

大乘中,成佛後仍在輪迴界內救拔苦惱眾生的,就是所謂的「應身佛」或「化身佛」[9]。另外,菩薩中也有已完成修行、具備成佛資格卻不願成佛,寧願為拯救眾生而停留在菩薩階位的,例如觀世音與文殊、普賢、勢至、地藏、虛空藏等菩薩即是。事實上應將他們視為佛的應化身,因為佛菩薩的應化身是依其自身的悲願,而往來於三界與惡趣的輪迴道,所以,不同於一般凡夫的生死—是依善惡業報而投生的;佛菩薩的應化身是「變易生死」,有別於一般人的輪迴是「分段生死」[10]。

【譯註】

[1] 犍度是佛典中分別篇章的名目。意譯為蘊、聚、眾、分段,相當於「品」,或今人所用之「章」。佛典中將同類之法, 聚為一個篇章,即為一犍度。

[2]《大事》(MahAvastu)是印度部派佛教的重要典籍。為《大事譬喻》(MahAvastu-avadAna)的略稱。此書由梵文寫成,共分三篇。第一篇,描述釋尊在燃燈佛與其他過去佛時代行菩薩道的事蹟。第二篇,介紹菩薩(指釋尊的前生)上生兜率天的種種,及其決定投胎、降生、出城,最後於菩提樹下成正覺等事。第三篇述及諸大弟子的本生,但主要內容可說與巴利律《大品》相同,是有關釋尊最初傳道與佛教僧團興起的記載。因此,儘管《大事》書中有關加入僧團的敘述異於其他典籍,且絲毫沒有關於「律」的記載,卻仍然被認為隸屬於律藏。此書的編輯雜亂而不統一,因此應是在長時間裡,經多位編者之手才完成現在的形式。此書尚無漢、藏譯本。

[3]《六十華嚴》、《八十華嚴》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異譯本。《六十華嚴》為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又稱「舊華嚴」、「晉經」。《八十華嚴》則為唐代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唐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