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66~267页。
[2] 敦煌陷蕃时间,诸说不一,大致有建中二年(781)、贞元元年(785)、贞元二年(786)、贞元三年(787)等说法,此从陈国灿先生贞元二年说。说见陈国灿《唐朝吐蕃陷落沙洲城的时间问题》,载《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1期。
[3] 说见陈海涛《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抽印本,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4] 说见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一文,《中国藏学》2002年第3期,65~73页。
[5] 黄颢《敦煌吐蕃佛教的特点》,载《藏族史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201~220页;《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民族卷》3,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54~67页。
[6] (英)F.W.托马斯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65~69页。
[7] (英)F.W.托马斯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 69~72页。
[8] 藤枝晃《吐蕃支配期の敦煌》,《东方学报》第31册,1961,268页;西岗祖秀《沙洲におけゐ写经事业》,《讲座敦煌6:敦煌胡语文献》,东京:379~393页;上山大峻《吐蕃の写经事业と敦煌》,《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唐代史研究会报告第VI集),1988,190~198页;高田时雄《有关吐蕃期敦煌写经事业的藏文资料》,郝春文主编《敦煌研究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635~652页。
[9] (日)高田时雄《有关吐蕃期敦煌写经事业的藏文资料》,635~644页。
[10]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一书辑录了敦煌吐蕃汉文史料中的佛教典籍、释门杂文和写经题记,颇利于吐蕃史、汉藏关系史及敦煌佛教文化的研究。其中写经题记共收录69件(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 S.2650《般若心经》题记。以上题记见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75~284页。
[12] 樊锦诗、赵青兰《吐蕃占领时期莫高窟洞窟的分期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13] 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4~96页。
[14]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258页。
[1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80页。
[1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104页。
[17] 以上壁画内容参见李其琼《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
[18]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
[19]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904页。
[20]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78页。
[21] S.2449(2)《尼患文》,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64页。
[22] 马德《敦煌题记辑录》,《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136~137页。
[23]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24]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19页。
[25]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26]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48页。
[27]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13、215页。
[28] 冀志刚《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9] S. 2146(7),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39页。
[30] P. 2807录文见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22~224页。
[31]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11页。
[32]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12页。
[33]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497页。
[34]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