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天台宗 >>

天台宗介绍(3)

分享到:

  湛然大师的一生内振台宗教学,外抗南北诸宗。他的著作有:《法华玄义释箴》二十卷、《法华文句记》三十卷、《止观辅行 弘诀》二十卷、《止观大意》一卷、《十不二门》一卷、&127;《金刚锦》一卷、《止观义侧》一卷、《始终心要》一卷、《略维摩疏》十卷、《净名广记疏》六卷、《重台宗涅盘疏》十五卷、《法华三昧神助仪》一卷、《观心补助仪》一卷等。
  湛然大师传道邃、行满。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到天台山从二人学天台教仪,并从道邃受菩萨戒,次年(公元805年),带着经论疏记二百余部回国,于比睿山开创日本天台宗。道邃之后有广修、物外、元、义寂、清涞、义宗师弟相承。但是唐末至五代(公元959年)两年余年,兵乱连年,国无宁日再加上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八月,天下的寺院四千六百余所,尽被武帝毁灭,此宗教典我遭淹灭。只江南一代,得吴越王钱氏的外护,天台尚留一脉,但亦足“命若游丝”之状。至钱氏第五代的忠懿至钱,遣使到高丽(今朝鲜)访求天台教典。高丽沙门谛观送来了若干论疏和著述,获得内外兼备的天台宗,因而使天台宗教典由淹灭而复兴。义寂的弟子有高丽义通、义通传智礼,智礼大师为天台之中兴之祖,他继承智者、湛然大师的法华超人思想,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了独自的学术,使天台之思想体系更加完美。
  智礼大师,俗姓金,字约言,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10年),诞生于四明(今浙江宁波县郡城白塔巷),父金经,母赵氏,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智礼七岁,母亲去世,就投礼太平兴国寺洪选上人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而专蓖律学。二十岁於钱塘郡,宝云义通座下学习天台教观(《尊者年谱》)大正藏卷四六第&127;857页)“三年之后,常代通师,入文消义,益阐所学,与慈之道式小成为通门祥足”。二十九岁(端棋元年,公元988年),遇义通圆寂,遂迁住於乾符寺四年,然后移锡城东南隅的保思院,且接受保思院“承作十方住持,传演天台智者教法。”(《尊者年谱》大正藏卷四六第857页)从此专致于天台宗的讲学。他的一生中,讲过《法华玄义》十遍,《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八遍,《金刚明玄义疏》十遍,《涅盘疏》一遍,《净名疏》二遍,《观间玄义》及《观无量寿经》各七遍。尤其《十不二门》《金 &127;论》《止观大意》《止观义例》《始终心要》不计数遍。他的著作有《金刚明经文句记》《观经疏妙字钞》《十不二门指承钞》等数十部。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日僧寂照携带其师源信关于天台教的疑义二十七条前来问智礼,智礼作《问日二十七条答释》。当时天台宗内部因争论智觊所撰《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问题而分裂为山家山外两派。先是义寂同门志因的弟子著《金光明玄义发挥记》,否定了广本是智觊的真作,而主“真心观”;智礼起而批驳之认为广本是智觊的真作,而主“妄心观”。于是开了一切绵延三十余年的争论。智礼的弟子梵臻、肖贤、本如称为四明三家,智礼说自号为山家,晤恩的弟子源清、洪敏等被贬为山外。山家山外之争,以《金刚明玄义》广本真伪问题为起点,以观境的真心妄心为中心,以事具三千诸法与否等义的论题,前后往迫辨认,约七年之久,山外三化的文张,被山家斥为一足天台正统,其势力不久即渐衰落。
  智礼大师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释难扶天宗记》、《十不二门指要钞》、《别理随缘二十问》、《十义书》以及《观无量寿经妙字钞》、《解谤书》等,都是与山外派之论战之作。经历了真宗、仁宗两朝,被奉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宋真宗昭赐紫袈裟及“法智大师”的称号。宋真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正月五日,召集大众而说法华的奥旨后,称意弥陀,圣号数百声,就安然而寂灭,寿六十九,僧腊五十四。世称四明尊者。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建塔奉安舍利於南城崇法院之左(《尊者年谱》大正藏卷四九第192-194页)。
  天台宗在元代,唯有法照大师的门人──慧日(公元1212-1340)得获元顺帝的厚遇,被请复光当阳玉泉寺,时举著《金 论》,可度著《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而祖述智礼教学。又有杭州下天竺寺蒙润(公元1275-1342),作《四教义集注》虎溪怀则作《天台传佛心印记》,但是由于北方落入蒙古族的统治之中,佛教此时亦受打击,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亦变为禅宗道场。)到了明代末叶,有幽溪传灯,从百松真觉受天台教观,将衰微不堪的天台宗,努力而复兴,终为代表明朝的全宗大学匠,且与禅宗的黄壁无念,博山无异称为教界之三无而齐名。
  传灯大师(公元1554-1627)号无尽,俗姓叶氏,浙江省 州府亚安县人,幼少而投礼进贤映庵禅师出家,明神宗万历七年(公元1582年),亲近百松真觉(公元1537-1589)学习天台教观,有一天请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之,同十五年,卜居天台幽溪高明寺,实践修持《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忏,而教授学徒天虚日更创天台祖庭。明熹宗七年(公元1627年),寿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花经五家,复高唱响亮而顺化寂灭。
  传灯大师一生中,讲席七十余期,当於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时,大众同闻石室中,天乐铿锵齐鸣,讲毕乃寂。著有《楞严经论》、《阿弥陀明略解圆中钞》、《维摩经无我疏》、《天台宗传佛心印论注》,其它还有《法华玄义辑略》、《观无量寿经圆赞》、《净土生无生论》等。其中《天台宗传佛心印论注》发挥台宗性具法门的精义,尤为透彻。
  明末清初之智旭大师,为弘扬天台宗教观最有力者。著有《法华会义》、《玄义节要》、《法华经论贯》、《教观纲宗》、《教观纲宗释义》、《大乘止观释要》等书,然智旭的出身,非台宗名而天台教学的权威。智旭和云 &127; 、紫柏、 山等齐名被称为明末清初的四大家之一。
  智旭大师(1599--1655)字藕益,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氏,&127;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幼而就学儒家,作文数十篇。辟破佛老,在十七岁那年(公元1615年),始读莲池大师的《自知录》、《竹窗随笔》,痛过前非,将所著《辟佛论》尽付于丙丁。二十岁,闻地藏菩萨本愿而大发菩提心。二十四岁,天百二年(公元1623),投礼雪珍大师出家,法名智旭。二十五岁在传灯座下听讲台宗教义未悟,后转参禅经山,遂悟性相之理。二十六岁受菩萨大戒,二十七岁遍阅律藏,二十八岁母丧,遂掩关于吴江松陵。三十岁(崇祯元年),受道友灵航之请,在龙居寺讲律。三十一岁随无异大师至金陵,始志弘律,且祷佛前以决所宗,而拈得天台,从此,专心於研究天台教观及弘扬,三十三岁入灵峰,三十五岁创建亚湖寺,三十七岁移居武水,三十八岁(崇祯九年三月)住锡九华华严寺,四十一岁再移锡温陵,四十二岁入漳州,四十六岁转住湖州,四十八岁再还灵峰。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一月二十一日,勋坐安祥寂灭,年五十七,法腊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