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成佛」。从禅的观点看 (其实禅没有观点,不如说从我对
禅的了解看), 于心无相还不够无相,应该连心也无才是彻
底的无相。真正的无相实在没有相不相可说。因此在处理无
相法或空法方面,禅比一般的教法要更进一步。
如果众生的心可以用无相的程度来划分层次,我们可约
略分为五个层次,各以一图代表(注17):
一、恶相心 (图略)
二、善恶杂相心 (图略)
三、善相心 (图略)
四、无相 心 (图略)
五、无 心
(图略)
第一种心充满恶相,以一圆圈充满黑点来代表,是地狱
众生的心,或是即将下地狱的众生之心。第二种心善恶杂陈
,是大多数众生的心。这种众生既行善也作恶,而善恶程度
有无量的等级差别。第三种心是善相心。这是世间大圣贤的
心。世间圣贤善心善行圆满,可谓完人。但他们着相行善:
或为求来世善果而行善,或为升天堂而行善,或为明辨是非
善恶而行善,或为成圣成贤而行善等等。第四种心是无相心
,此乃大菩萨之心。菩萨一切所行所思,都是无缘大悲的自
然流露,没有自私的目的,也没有是非善恶等的执着分别。
第五种心不用任何图形代表,就是禅心。禅心是无心,不能
用任何东西来表示,也没办法说明。
从世俗观点看,善行越多,一个人的品德便越高尚。从
佛教的观点看,行善当然好,但是如果着相而行善,则善业
越多,心中污染的白点也越多。心中有染,不管是被白点或
黑点所染,都是不自由不解脱的。点子越多,束缚
305页
越大,着相的害处就在于此。世人常抱怨「好心不得好报」
,就是着相行善的表现。因此,应该不住于相而行布施,不
住于相而行持戒等等。应离一切相,而行一切善法。
上面说第四种心是大菩萨心而第五种是禅心,这并不意
味着禅师的心还高过大菩萨的心。这不是心的等级问题,而
是表达的层次问题。任何可思可议,可以语言文字表示的,
都只止于第四种心。真正的无相,真正的无心,是从来没有
人讲过的。只是禅法特别强调摆脱语言文字的束缚,用不寻
常的方法,使人当下体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那个东西而
已。
到此可以下个总结语:大乘的理趣是六度;六度的中心
在般若;而禅法是般若的具体化,方法化与实践化,有时也
是戏剧化,趣味化。
以日常用语来说,怎么实践般若的无相呢﹖为善不欲人
知是不够的。为善而忘掉它如何﹖还不够。应该为与忘同时
。或许有人要问,那怎么可能呢﹖问的人该受一顿棒喝。
注 释:
(注 1) 本经有金陵刻经处于清光绪十九年刊行的单行本。
民国六十一年在纽约的美国佛教会曾影印这单行本当
当赠送用。本中有少数字句与大藏经本稍有出入。
(注 2) 金陵版谓此序为唐代宗 (在位时间是公元七六三--
七七九年) 所作。这个很显然是错误的。序文明言
该序是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由在位皇帝本人写
的。贞元是唐德宗年号,而根据后晋刘咰撰的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