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静虑,能起五种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
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通)、及神境智通(即神足通)。
这五神通只是修定所起的作用,不算是静虑波罗蜜多。菩萨
得神通后仍应勤修静虑,直至无上菩提。发心修习静虑不难
,要持续不懈而有真正成就才是难事。
菩萨修定,也要修四无量心,所谓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经中对于这四量心的含义有详细解释。广义的说起来,这四
无量心包括所有主要的大乘功德。
修行静虑就是修行出世的方便与智慧。「于诸有情起慈
悲心名为方便,观法寂灭是名智慧…求一切法是名方便,了
法性空是名智慧。观佛色身是名方便,观佛身空是名智慧。
」要而言之,修行度众是方便,证悟空性是智慧。
住于真正三昧的人了知一切法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众
生对他有利有害,他都不动于心而平等对待。他通达一切法
而了解第一义谛。他能处于世间而八风不动。他能不舍三昧
不离世间而自在无碍。
菩萨入静虑波罗蜜多便能入无量三昧。经中列举很多三
昧名称。换句话说,正定修行圆满时,什么样的修定方法都
能通达,什么样的定境都可进入。其实这时无所谓定不定,
不能说有出有入;菩萨无时无地不在三昧之中(注16)。
(九)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其它五种波罗蜜多及一切善法之母。离
开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不能圆满成就而
称为波罗蜜多。离开般若,解脱涅盘终不能证得。般若波罗
蜜多不仅出生一切善法,也出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故本经
是一切诸佛之母。
300页
前五度的讨论显示,每一波罗蜜多都以「无相」为必要
条件,也就是以般若为必要条件。般若是六波罗蜜多的中心
与主体。而六波罗蜜多实是一般若波罗蜜多。任一个波罗蜜
多广义的解释起来都可包含其它五种,这点从经文本身可以
看得出来。
为什么般若波罗蜜多是其它五种波罗蜜多之母呢﹖因为
有了智慧才能「无相」。取相布施,取相持戒等是有漏法,
是世间善,不能成为解脱涅盘之因。这里的所谓「相」是指
一切见闻觉知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指心中的相,也就是心中
的形象与念头。例如,为求升天或为求自己解脱而行布施,
便是取相布施,不得名为波罗蜜多。「大智施者心无所得,
无所得故得佛菩提。如是施者名檀波罗蜜。」只有心中无所
得,无所求,无所念,才能得佛菩提。这样行布施,才是布
施波罗蜜多。这种说法与金刚经所言「不住相布施」是完全
一样的。无相即不住于相,即无念,即心无分别。要证空性
有了般若正智才能心无分别。
众生「执我取相」故有五种怖畏:一者不活畏,即怕没
资财生活;二者恶趣畏,即怕因已造恶业而坠入三涂;三者
死畏,怕丧失身命;四者恶名畏,恐自己的劣行为人所知;
五者大众威德畏,怕在众人之中发言。菩萨智慧观察,具证
我法二空,能利益自他,除断邪行,具净尸罗,深入缘起,
了本无生,住无相理,身心寂静,无自他相,成就微妙四无
碍辩,处众无畏犹狮子王,所以没有这些怖畏。正如心经所
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般若波罗蜜多既然这样的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般若波
罗蜜多﹖经中列举十六种法与般若不相应。所谓「不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