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人物 >> 大德 >>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48)

分享到:

   密咒为什么称为密,因它的奥义不是众生的思维所能了达。般若也正是这样,「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此两者都是不可思议,所以用咒来形容赞叹般若。故云《心经》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为同具无比的妙用。「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无上咒」,因都是以实相为体。是「无等等咒」,般若与咒同是一心,无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诸法,令它们同归实相正印。故知咒与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前经文是显说,观自在菩萨指出般若即咒,此处经文是咒,乃是密说,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经显密圆融不可思议。即有言说又有离言说。可是无言说中,正说般若妙法;有言说中,正含无边密义。所以蕅益大师说,此咒「正以不翻为妙」。
   总之,咒最好是不解释,因为你解释,只是把咒中无量的意思中说出一两个,反而是局限了。你现在要体会本经,从有说到无说,从显到密,到离开一切思想,离开一切含义,就更殊胜。所以不需要解释。因为它巧妙就是从有说的文字到无说,从可思议到不可思议,从显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来,通通变成可以理解的东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禅宗往往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头,也就是离开你现在这些思想、这些道理,叫你体会你本来面目,你的本性,你本来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样也是如此。
五、《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现在引用作为本文结语,正是画龙点睛。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般若有三:(一)实相是体;(二)文字是相;(三)观照是用。从文字起观照,从观照入实相。可见从闻法到证果之间,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这个照用不是局限于道场佛堂之内,而是根据自身领会,贯彻到一切日用(办公、管家、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运动游戏等等)当中,使人们记得、认识、了悟五蕴皆空,诸法空相,而自然离开挂碍恐怖,颠倒梦想,自然渐入大觉之路。道理不再多说,只举一个有趣的事例,一小则日本的故事,可以做为参考,结束今天谈话,也就说明我们只要有智慧在心中,就可以免除很多烦恼。
   日本有个一休和尚,很小就很聪明。在他八、九岁时,一天他的师父出去了。他就在玩,跑到方丈室,看见师兄在那儿哭,师兄比他大几岁,哭得很伤心,他说:「我们是学禅的人,应无所怕,不应该哭,你哭什么呢?师兄说:「你不知道,我这儿不得了了,师父就是这个盒子最宝重,从来不许我看、不许我动,不知什么东西?我就想看,想动。今天师父出去了,我就把这个盒子偷偷打开来看,是件瓷器,我不小心给摔了,师父回来我怎么办呢?我今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哭了。」一休说:「你不要哭了,说是我摔的。」师兄说:「那我对不起你,你要受责打怎么办呢?」两个都是小孩,最后商定,今天师兄应得的馒头给一休吃,让一休承认瓷器是他摔的,他拿着一包碎瓷走了。
   师父回来了,问一休:「在干什么?又在玩?」答:「没有,我在参禅呢!我参究问题,我在用功。」师父问:「你参什么?」一休说:「我参一切都无常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如果能够,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呢?」师父笑了说:「咳,糊涂啊!没有,都是无常,没有例外,哪有一个人老活,没有的事情。」一休又问:「噢,是这样。人是这样,东西呢?」师父说:「东西也不能常存,法是一样的,都是无常,没有一样东西常有的。」一休又问:「是这样,咱们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要坏了呢?」师父说:「那也没办法,一切都是不能常存的,时节因缘到了它就要坏,那有什么办法。」一休交出一个布包说:「师父,这儿就有一个时节因缘到了,坏了的东西。……」师父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没话可说。所以我们心中如果有智慧,碰到忍耐不住或舍不得的事情,也就很平静。从这小事,我们可以体会观照般若的妙用。我们在生活中,根据这些道理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比凡夫,比其他不学佛的人减轻很多烦恼苦痛。如果在烦恼苦痛中,这位日僧可能大发脾气,打这孩子一顿,这便是恼害众生。由于一休提醒了一切无常,这样一来,老和尚就只好一笑了之。这很自然,这就是观照的作用。
   我们谈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为六百部的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所以这一部《心经》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华,摄无不尽。
   (先师夏莲老继续发挥说: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一个「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经全入一个「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个「照」字开展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出大千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普愿有情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南无阿弥陀佛」。先师又说:「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

输入者: derming@ccvax.sinica.edu.tw

【选自《网络中文佛法作品选录》并经整理校对】
           看淡世俗的缠缚--出污泥而不染
         ----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
             1987年于北京莲舍
          
首先应该是庆祝:第一是求学,大学毕业以后,求深造,在学术上要钻研,要取得更多的知识,在青年的时候这样利用青春,很正确。这是令人欢欣的事。第二,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有真实信仰,这就更难得了。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这已经两个难了,闻而能信就更难了。现在有很多人,他真烧香、真磕头、真祈 祷,但要说他是信佛嘛!他只是迷信,或者邪信,十分可惜。现在你不但能信,而且是正信,并沿着这个道路,继续前进,这就十分可贵了。这很稀有,不要看得无足轻重,而应该对于自己学科学,学佛学,学佛,种种的前途,将来的种种成就,十分珍重、护持。这就是临别赠言的总精神。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