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中国佛教历史综论 >>

印度佛本生故事在回鹘中的传译与影响(4)

分享到:

 [太子]骑马去郊外观光。他看到城外的许多农夫,他们灌溉着干渴的土地,再在湿润的土地上播种。飞禽在啄食[昆虫],无数的众生死亡了。养鸟人、牧羊人、鱼夫、猎人、布网人、设套人都做坏事,使许多众生死亡。许多人用纺车纺毛纺麻,织着棉布。另外,其他的手艺人也在忙自己的活计儿。[他们]在经受着各种苦难。另外,[他]还看到许多人在杀马、牛,宰羊、猪,剥其皮,血流如河水。他们卖了肉和血,以养活自己。菩萨善友太子目睹国中人民的这些罪恶,非常忧伤,哭着回到城里。[26]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这段文字之汉文本与回鹘文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还是不小的。其一,汉文本采用的是对话形式,但在回鹘文本中一律被改为陈述式;其二,在汉文本中,善友太子依次看到的是农耕→纺织→屠杀动物→网鸟捕鱼,在回鹘文本中,改变为农耕→网鸟捕鱼→纺织→屠杀动物;汉文本在首尾均点明其中的善友太子是今释迦牟尼的前生,恶友则为提婆达多的前世,但回鹘文本予以省略(回鹘文本尾残,但根据其它例证,我们可以推定,尾部不会有这种交代性的文字)。

除此之外,与汉文《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相比,回鹘文在情节上还有更多的改变,如汉文本中有善友太子为救穷苦百姓,求国王开国库,“以五百大象负载珍宝”的情节,但回鹘文本中却未提及此五百大象。值得注意的是,《贤愚经》之相关情节即不提此“五百大象,负载珍宝之事。”汉文本称当恶友刺瞎善友双目夺宝而去时,树神将真相告诉了善友,但回鹘文本却将树神换成了一位仙人;汉文本讲果园主曾告诉善友如何看守果园,而回鹘文本却称是善友太子告诉果园主如何看守果园等。这种更动说明回鹘文本的译者对各种说法当有所了解。

《善恶两王子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善友和恶友的形象对比鲜明。通过他们二人的言行,宣扬了佛教普度众生和因果报应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无论是情节的曲折,还是语言的优美,叙述手法的巧妙,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可多得。回鹘人仅选择《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中极具文学色彩的这一部分内容予以翻译,而且在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编,很可能就是编译者受到这一故事感染的结果。

这里我们再看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兔王本生》。该文献为印本,既有文字,也有插图,可谓图文并茂。德国学者葛玛丽曾对其做过研究,识别出其中的内容为:“一个婆罗门、一只猴子、一只兔子和一只鹿。”[27] 其中被葛玛丽称作鹿的那只动物,其实是一只水獭。其情节表现的就是著名的《兔王本生》。[28] 该故事除了回鹘文本外,在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兔王本生》[29]、支谦译《菩萨本缘经》下卷《兔品第六》[30]、慧询等译《菩萨本生鬘论》卷二《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第六》[31]和竺法护译《生经》卷四《佛说兔王经第三十一》[32] 等多种经典中都有记载。

回鹘文本的情节是这样的:帝释天欲严格考验兔子、猴子、狐狸和水獭,看谁是第一个甘心施命于人者。为此他把自己变成一个饥饿的婆罗门并让动物们带上它们的贡品:猴子献上芒果,水獭献上钱,狐狸献上用钵子装的酸牛奶(即回鹘文书中的Yoγurt),兔子没有献上日常食物,而是献上自己的身体,以身投火,待烧熟后供婆罗门食用。[33] 兔王投火的情节在回鹘文文献中有叙述,但在插图中却残毁了,仅可看到火焰。兔子献身后,帝释天感而把它送上了月亮。这个结果在编号为U 1047(T III B TV 51-d)的回鹘文《兔王本生》印本残片之尾部(第139~144行)是这样描述的:

 

süngükin kötürüp strayastriš tngri yiringä iltü bardï·anta tägdüktä qamaγ tngridäm quwraγaγ oqïp inčä tip tidi·körünglär tüzünlärim bu ädgülüg qutluγ tïnlγïγ·yaγïz yirdä aγrraq k/// q////da kingräk munung ädgülüg köngülin körünglär·

它(指兔子——引者)的尸骨升上天空,被帝释天带往兜率天。到那儿后,帝释天召集所有的神灵,说道:“善听,你们瞧一瞧这位品行高贵勇于献身的生灵,它的心比灰色大地更厚重,比蓝天更广阔!这颗强有力的心带有必胜信念。”[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