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15)
时间:2008-01-27 21:12来源: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07作者:林镇国 点击:
页301
对佛教文献时,不仅要认清原作者的「预设」或「前理解」
,更要弄清楚自己的「预设」或「前理解」。杭氏明白地揭
举海德格和嘉达玛的诠释学立场,认为这才符合佛教的观点
。他再度重申,「吾人探索佛教文献的哲学意义时,方法论
的问题绝非不重要」。(Huntington, 1992: 128) 至于卡伯
容从藏传宗义书的观点回头来重建印度佛教的作法,杭氏表
示无法茍同,因为如此一来,历史的发展便遭混淆了。
响应杭廷顿的辩护,卡伯容同意,所有的阅读与翻译都
是诠释。这一点双方无异议。问题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诠
释中,是否可以比较?抑或全是相对的?他指责杭廷顿在理
论上是相对主义者,在实际讨论时却又无法摆脱客观主义的
诱惑 (自己的诠释是对的, 而别人的诠释是错的 --- 有对
错可言 )。最令卡伯容不能同意的是,杭氏从实质问题遁入
方法论迷雾中。他说,方法论容或重要,但是绝无法取代客
观研究。(Cabezsn, 1992a: 143)
卡伯容是藏传中观研究的新秀,连出两本论著 (1992b,
1994),和其它学者一样,兼擅语言文献学与哲学, 在方法
论的问题上态度十分开放, 主张差异并存, 「拥抱异类」
(embracing heterogeneity)。(Cabezsn, 1995: 240) 但是
他也担心过度强调方法会有流于轻薄学风的危险。这种心态
大概多少反应了目前北美佛教学界的想法。不过,从本文上
述的考察可以发现,不论自觉或不自觉,采取某种方法进路
或立场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更是需要将方法论
的问题提到自觉的层次予以批判的检讨。而这种方法论意识
或诠释学意识正是北美佛教研究有别于欧洲、日本、中国、
台湾等地学风的最大特色。
页302
参考书目
Anderson, Tyson
1985 "Wittgenstein and Nagarjuna's Paradox",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5:2, 157-169.
Betty, Stafford
1983 "Nagarjuna's Masterpiece---Logical, Mystical,
Both, or Neither?",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3.1.
1984 "Is Nagarjuna a Philosopher? Response to
Professor Lo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4.4.
Cabezsn, Jose Ignacio
1990 "Review of Huntington, The Emptiness of
Emptines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3.2:
152-161.
1992a "On Retreating to Method and other
Postmodern Turns: A Response to C.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