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4)

分享到:

     确有混淆之处,但决非肯定有所谓「不可言说」或「自相矛
     盾」的超越的「绝对」。对中观来说,任何违背排中律的陈
     述只能涉及如「石女儿」或「圆形的方块」等类不可能存在
     的事物;其所言之「绝对」若违背排中律,亦不例外。因此
     ,伍德认为,蒲山的诠释只能顺其前说,归为「虚无主义」
     。  (Wood,1994:247-252)
      至于为何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的佛教学
     者会采取无主义的诠释?他们的诠释是否反映了那时代的哲
     学预设?杭廷顿认为,当时这些欧洲的佛教学者发现中观的
     空性论时, 不仅视之为实体存有论 (substance ontology)
     的全盘否定,也视之为对所有伦理价值基础的攻击,因为他
     们皆认为道德必须建立在全能的上帝之信念上或至少在本体
     界上。而他们所理解的中观佛教,既否定全能的造物主,也
     否定本体的存在,是地道的虚无主义。对他们来说,中观佛
     教对整个理性论传统的澈底批判才真正是威胁所在。
     (Huntington, 1989: 26)
     ───────
     (注4)L.de  La  Vallee  Poussin, "Buddhic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1938, p.148); 引自
       de  Jong,  1972a:  7;  中译参考霍韬晦,   1983:
       111-112。又,Wood, 1994: 243-245。
 
              页286
 
     杭廷顿此说大致无误,但是由于未经实证考察这些欧洲学者
     的思想传记与背景,这种解释也只能聊备一说而已。从十九
     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期,从尼采到海德格,虚无主义确是
     流行于欧洲。问题是,毕尔奴夫、克恩、瓦赫、沃勒塞尔与
     蒲山诸人究竟对当时的虚无主义思潮有何反省?即使如塔克
     所言,格义活动多半是在无意识下进行,也应该有足够的文
     献证据来说明他们的诠释立场与时代思潮之间的相应关系。
     显然,这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三、绝对主义的诠释
 
      蒲山之后,舍尔巴茨基一扫虚无主义的诠释,从康德批
     判哲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中观学,可说是开启西方学界理解中
     观学的新页。舍尔巴茨基的佛教哲学研究始于对法称
     (Dharmakirti) 《正理一滴》的钻研,写成《晚期佛教的知
     识论与逻辑》 (1903); 此项研究经扩大改写后,以《佛教
     逻辑》一书于 1930 年出版,成为舍氏的代表作。舍氏选取
     佛教知识论与逻辑为研究范围,多少反映出当时欧洲哲学
     --- 特别是康德及观念论 --- 的学风。 他称七世纪的法称
     为「印度的康德」。 1923 年,舍氏发表《佛教的中心概念
     及「法」的意义》,以世亲《阿毘达磨俱舍论》与称友《疏
     》为材料,系统地整理说一切有部的理论。 1925 年,蒲山
     发表《涅盘》一书,舍氏随即写了一篇书评,发表在《东方
     研究学院通讯》第四期 (1926-1928),批评蒲山将佛陀视为
     巫法师,将「涅盘」理解为「生命的断灭」,信仰的对象,
     灵魂的永恒福报。 (Welbon,  1968: 286-289) 舍氏这才于
     1927 年出版《佛教的涅盘概念》,力主中观
     ────────
     (注5)Karl  Lowith,  Martin  Heidegger  and  European
       Nihi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95.
 
     (注6)舍尔巴茨基着, 立人译,《大乘佛学:佛教的涅盘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