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1548~1618)的法嗣。(注134) 而觉浪道盛乃东苑元镜之法嗣,
(注135) 为霖道霈嗣法于永觉元贤。由此看来,明末清初的鼓山涌泉
寺,是隶属于青原行思下的曹洞宗。又从神晏的法统来看,神晏是出
自雪峰义存;雪峰义存出自德山宣鉴(782~865);德山宣鉴出自龙
潭崇信(生卒年未详);龙潭
──────
(注127) 《鼓山志》卷12,艺文七‧七言律师。
(注128) 《鼓山志》卷4,沙门。
(注129) 曹学佺字能始,侯官人。弱冠举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
主事,中察典,调南京添注大理左寺正。......天启二年起
广西右参议。......唐王立于闽中,起授太常卿寻迁礼部右
侍郎兼侍讲学士,进尚书,加太子太保。及事败,走入山中
,投缳而死。(《明史》卷228,列传一七六‧文苑四)
(注130) 《鼓山志》卷4,沙门。
(注131) 同上注。又该志卷8,林之蕃〈鼓山永觉贤公禅师行业记〉。
(注132) 《鼓山志》卷4,沙门。
(注133) 同上注。
(注134) 《卍续藏》卷138,页876下~882上。
(注135) 《卍续藏》卷138,页895下~896上。
225页
崇信出天皇道悟(748807)、天皇道悟自石头希迁(700~790);石
头希迁自青原行思(?~740)出,可知鼓山涌泉寺,原本就属于青原
行思下的法脉寺院。又从霁仑超永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写成的《
五灯全书目录》卷12云︰
曹洞宗青原下第三十四世廪山忠禅师法嗣︰寿昌无明慧经禅师。
青原下第三十五世寿昌经禅师法嗣︰博山无异元来禅师、东苑
晦台元镜禅师、寿昌阒然元谧禅师、鼓山永觉元贤禅师、祠部
黄檗端伯居士。
青原下第三十六世东苑晦台镜禅师法嗣︰天界觉浪道盛禅师。
鼓山永觉贤禅师法嗣︰开元为霖道霈禅师。(注136)
由此可知,《五灯全书》证明了明末清初的鼓山诸方丈确实是属
曹洞宗的法裔。又《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卷下〈鹄林哀悃〉最后
语序云︰
五宗者沩仰、云门、法眼三宗与宋运俱终,其传至今日者,唯
临济曹洞二宗。其洞上一宗亦已久衰,至万历间,寿昌无明老
祖杰出,始中兴于世。寿昌入室弟子凡数人,其最著者博山无
异和尚与先师永觉老人。(注137)
又《塔志》云:
鼓山永觉贤公大禅师者寿昌无明和尚的嗣也,系曹洞第三十二
世。......后复归鼓山重建寺宇,大阐宗风,海内皆尊之曰古
佛。(注138)
又《封塔告文》云︰
维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念有一日午时之告嗣法弟子道霈,
率合山众弟子等,谨陈香积之馔,昭告于堂上示寂本师永公老
和尚塔前曰︰于惟我老和尚寿昌的嗣,石鼓正主圆兴圣当年之
公案,梵剎重兴,振曹洞已墬之纲宗,法幢高建,大名驰宇宙
,识与不识皆仰德风,化雨遍山河。(注139)
──────
(注136) 《卍续藏》卷140,页113下~114上。
(注137) 《卍续藏》卷125,页811上。
(注138) 《卍续藏》卷125,页813下~814下。
(注139) 《卍续藏》卷125,页815上。
226页
由以上诸史料,更可证明万历年间已衰颓的曹洞宗,因寿昌无明慧经
而中兴,其嗣法弟子博山无异元来、鼓山永觉元贤先后为鼓山涌泉寺
的方丈。此中,永觉元贤还鼓山之后,重建寺宇、曹洞宗风大振,当
时的鼓山,无疑是曹洞宗的一大道场。但是在清末民初游学或求受具
足戒而赴鼓山涌泉寺的台湾僧侣者,如台南法华寺的善昌师于民国七
年前往受戒,(注140) 其禄位上书的是「承传临济正宗第五十四重兴
法华寺第三代上善下昌莲座」。由此看来,到了清末,鼓山涌泉寺像
似成了临济宗的道场。然而直至今日为止,与福建、广东佛教有渊源
的教界长老如香港竹林禅寺的浴昭师,还是视鼓山涌泉寺为曹洞宗。
由此可知在中国,涌泉寺是属于曹洞宗,(注141) 而在台湾似有属于
临济宗的情形,为了解开如此的谜题,有必要一探明末清初以来,闽
台佛教僧侣交流的真相。
三、闽台佛教僧侣的交流
佛教传入台湾以来,至马关条约订立,即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的
1895年为止,有关僧侣活动的资料是非常有限,如拙稿〈台湾佛教史
前期〉中所考证的,弥陀寺初代住持戒然果生、之后的友慧、一参(
峰)通公、志中鸿公、振宗敬公、信实弥公、正麟赞化;受陈永华之
请前来住持龙湖岩,日后开创嘉义关子岭碧云寺及大仙寺的福建僧参
彻及其徒鹤龄;超峰寺的绍光(可能是沈光文);开元寺初代住持志
中行和,之后的竺庵福宗、介山、石峰澄声、道纯、昭宽、道渊荣芳
;法华寺的彻空、伯夫、心觉、心慧等,今日的我们几乎看不到与他
们相关的资料。不过其中可以确定来自福建的有一峰、参彻、鹤龄、
志中等诸师。但《南部台湾志》中云︰
本岛的佛教,传自福建鼓山、西禅二丛林。康熙、乾隆年间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