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小说 >>

悲欣交集 [一](5)

分享到:

     之后,提起笔,在一张朱红色的纸上,落下“李文涛”三个字,老人觉得他在世间要做的,他都做了。便带着一种坦坦荡荡的心情,走进书房的内室床上,睡了。
     四年后,在同一个桂花香染庭院的季节,老人从这张床上醒来,似乎觉得人生的梦太长了,长得令人没有归处,这时候梦也该醒了。   
     老人忽然觉得小腹有点儿痛,便往厕所走一趟,回来,更有点不对劲儿,肚子一直隐隐地作痛,直到八月五日这天傍晚,正如太阳落山前的多彩多姿,红霞抹遍了长空,老人的病,也就痊愈了。精神也特别兴奋。特地叫人把他两个孩子叫过来,大的文熙①(文熙为老人次子,文涛行三。老人长子,少年早逝,遗有一嫂孀居。),小的文涛。
     “喏,孩子!”老人的精神是外烁的,病没有了,但脸上似乎有火在燃烧,“我让你们看这个,文熙!你是哥哥,书也念得不少,你大他十二岁,照理,也该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了。”
     文熙机械地嗯了一声,文涛则天真地扑过去,仆在老人胸前。
     老人手里落下一张纸,文熙伸过手捡起来,“爹!就是这个吗?”
     “嗯!”老人严肃地凝视着两个孩子,“把它展开!”
     文熙把纸摊开,纸上原来有几行字,写道: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文熙手一软,把纸掉了:“爹!这可不是曹植的诗吗?”
     “你知道也就是了!”老人说:“你知道爹是什么意思!”老人的眼角瞟向文涛。
     “我知道!爹,你放心好了!”文熙勾转头,瞅瞅这个庶出的弟弟,心上暴起一片疙瘩;文涛则报他一片天真无邪的笑!
     老人说:“我希望你们两兄弟要亲如一母同胞!”
     文熙茫然应了一声:“哦!”
     文涛说:“爹!爹!我要那张纸!”
     老人说:“爹要离开这里,你们要记住爹的话啊!来人——”
     家人李安早就在门口侍候着,他听到老人教训孩子这一片话,像要出远门的样子,就知道有点儿不妙,不过从老人的神色看,却看不出什么不好来。
     李安走进书房,作了个揖:“老爷,我在这儿!”
     “噢,李安?你这就去佛泉寺,请老和尚来,懂吗?学法老和尚!”
     “知道啦——老爷!”李安却皱皱眉毛,心里琢磨,老爷请和尚来家,可不是吉利事儿啊!
     “快去吧,李安!去迟了,我怕晚了!”老人说。
     老人脸上浮起生命的最后一片红火,然而,他非常平静,那种生命最后的回光,仿佛与他的平静不相关。这正如精神与肉身,在实质上是两回事而又是一回事一样。
     李安知道情况严重,匆匆地走了;一小时以后,学法上人——老人的方外朋友,便匆匆地来了,走进老人卧室。
     老和尚一进门,便知道怎么回事了。老人坐在床上,向上人合掌问讯,他说,请老和尚这就开始念他朝夕课诵的《金刚经》。
     “让我安静地听佛说话,让我毫无挂碍地走进佛陀的光里。——不要有一个人讲话,孩子都出去吧,家里的男男女女不要哭,哭就扰乱了我,告诉他们!照我的吩咐,上人叫你们什么时候动,你们什么时候动!……”

     家里上上下下,全沸腾起来了。事实避免不了哭。李安照着老人讲的,向全家宣布,他把两个孩子也叫出去了,还有太太、奶奶、丫头、婆子们。要哭,尽管回房里哭去,可别叫老爷听见。让老爷最后清静些,平安些!
     和尚的诵经声从老人临终前的屋子里播送出来:“……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老和尚朗朗荡荡,如鹤唳夜空,幽远而沉重,念至“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老人突然睁开眼,睇视上人良久。
     “应、无、所、住!”老和尚一声棒喝!“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老人的眼又闭上了。
     清脆而幽远的引磬,木鱼的轻击,随经声朗朗进入老人的耳根,引导那一个将要归去的灵魂,让精神归于佛性,让色身归还大地……
     上人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地诵经,从傍晚到深夜,老人起初是小声伴着诵,以后声音便逐渐微小,以至于默念,意识念,潜意识念……直到他的那一点灵性,完全像脱了衣服,把那层世间的壳子脱掉。
     卧室的门帘,好像被一阵微风拂动,门外走进一个神采奕奕的孩子——那就是文涛。
     他停在门槛上,看看安静中走了的父亲,家里人都说老爷死了,可是他依然不相信,他睡眠中的父亲死了吗?他是那样安详,颜色一如生时。虽然他没有见过“死”,可是对“死”的严重性,已经深深地知道;而他父亲的死,却是如此轻松、自然。
     他再端详一下那位高大的和尚,趺坐、闭眼;腔调中放出低沉、清澈的诵经声,是那么庄严、圣洁!一个和尚——他的心灵中油然浮起一缕崇敬之思!
     老人死后,一切器官都已舍去了它的知觉,由于学法上人的吩咐,家人才开始料理丧事,开始哭;在第二天,又请了许多和尚来,分班为老人诵经、念佛。
     学法上人,最后又在这里主持着老人往生的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