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24)

分享到:


  「身是载道器」,道,引领我们行在菩萨道上,向佛的境界迈进,这就要靠生命,好好运用才能成长慧命。人生无常,我们对生命真的没有所有权,却有使用权,修行就是要靠身体力行,我们对生命的观念正确,此即是正命。

  第六是「正精进」,既然已经发心,而且思惟正确、观念不偏差,就要奋发精进的力量,不要原地踏步。原地踏步不能精进,我们永远都会流浪在凡夫地。因此,选择了正确的善事志业,或是学佛的道业,一定要赶快精进,方向对了,就要精进向前不退转,把握时间,分秒必争,累积我们的道业。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不要懈怠。

  第七是「正念」,念头十分重要,三十七道品一路说到这里,每一法都不离于念,念,要念念正确,选择正确的道路,观念要始终,我们要始终一贯,坚定意念。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以免一念偏差,就一生错误,所以要分分秒秒精进于修持「正念」。

  最后是「正定」。我常常对大家说要把心照顾好,事事要多用心。这就是要大家时时顾好一念正确的念头,正确的念头抓得住,才能人于正定。正定,并不是整天打坐,坐得文风不动就叫正定,正定是能决定我们的心念,不受世间邪恶势力的影响。我们选择应该走的道路,精进于善业、菩萨道,这念心就不会受制在世间的种种名闻利养。

  六度万行

  人生几何?一颗心常常定不下来,时时在变迁,每件事一再重新来过,那有多辛苦啊!学道,从选择之后,必定要把握方向,精进坚定,专心一念向前迈进,所以定是很重要的。

  在「三无漏学」中,戒为首,再来是定;有了定,才能产生慧,所以戒、定、慧,就是三无漏学。诸位,圣人的道路,离不开这八种正法,从正见开始,一直到正定,缺一不可,三十七助道品就是这么简单,没有离开我们生活中。

  佛陀对前来听法的妇女们,讲说完四谛法及八正道法。佛陀再度告诉大家:这八种正念安定之后,就能力行菩萨道,人人都能修菩萨法,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人人都能成菩萨,人人都能成佛,这是人天共修的道路。

  这就是佛陀慈悲的开示,佛陀的平等观,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这就是佛性的清净。

  学佛需要耐心、精进,老老实实,一步一脚印按部就班,这是我们学佛应该要有的态度。不管环境怎么样,人与事之间,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心调伏,不要受环境影响,我们如能心定,一切的道路就不难行,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念心定」。

  心能定,就能按部就班,前后有序,让我们的心念专一。佛法其实不是很深,在我们身边的见闻中,就能印证佛陀的教育。但是,如果只是吸收而不去体会,更不想去应用,就算在文字上了解得再多,这些道理还是一无用处。所以,佛法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事物间磨练体会,懂得运用它,佛法就很简单。

  八正道是圣人之道,人人如果能善用这八种法,就能达致圣人的境界,所以八正道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八圣道」。

  从四念处的「观身不净」开始,一直到精神理念坚定,始终一贯,这就是修学菩萨道的境界,请大家要好好爱惜这片菩萨行者的净土。心与行时时要多用心,心念正,行为就正,这是圣人与凡夫共通的道理。

  修行如初——迦叶尊者的苦行

  佛世时,在给孤独园这个环境,佛陀的弟子们都生活得非常安心自在,早上去托钵,下午听闻佛的教法,这是多么安定的境界!但是也有些弟子游化在外,其中的迦叶尊者更是长年如此。

  虽然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现出了老态龙钟的形态,但是他的精神镂烁,仍然坚持过着游化诸方、平淡乞食的生活。有时宿在大树下,有时在坟墓边;时而在乡下,时而在聚落,不管是群居聚落或是很偏僻的乡下,甚至荒郊野外的坟墓、山林树下,对他来说完全一样,内心一点都不会起分别。

  那些境界,对他面言都是优美的心灵境界,因此,他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有一次,他来到距离给孤独园不远的地方,想到去向佛陀请安,就真的回到佛陀面前,向佛顶礼。佛陀看到弟子游化回来,也很高兴。

  这么久不见了,佛陀看看迦叶尊者已经年老,身体衰迈,佛陀起了怜悯心,像是慈母见到游子归来,舍不得他长年流浪,以致身体衰弱。就赶快招呼他:「上前来,迦叶!这段时间在外头很辛苦吧!你已经年老了,不要再到外面流浪,以你的德行与修养,已经堪受长者们的供养,你不要再到外面托钵游化了。」

  迦叶尊者听到佛陀的关怀,也很欢喜。但是他冷静地回答:「佛陀啊!我一向很感恩佛陀,因为佛陀出现人间,让我有机会通达道理,走入正确的道路修行。我知道走入正道,要了解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我也了解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些教法都是佛陀的智慧。我感受到这是佛陀出现人间所铺设的正道,我也依照这条路在走,现在内心安住,一切无所畏惧,我还是想过这种自然的人生。

  尤其我很担心,心念一旦开放,接受别人的供养,恐怕会迷失。如果不是佛陀出现人间,我所修行的境界,再高也只不过是辟支佛的境界;今生得遇佛陀,我应该要超越,顾好我的身心。所以,只要我还能动的一天,体力能自如的时刻,希望还是能保持这种苦行,这可以让人人知道人生本来是苦,苦中能安住这念心,就不觉得什么是苦了。感恩佛陀的慈悲与关怀。」

  我们从这段故事中,能体会当时修行者的生活形态,佛与弟子同样是人,跟常人一样有老病时。人老了,身体的气力会衰弱,形态看起来就老迈龙钟。佛陀虽然超脱一切,但是对弟子的感情,同样有一分关怀。这就是佛陀在世时,与弟子生活中的互动。

  与佛同世——与佛同识

  世俗人在世间往往只是追求享受,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是那分清净的境界,生活中的享受,不是修行人所需要的。我们离佛世已经很远了,印度与台湾在地理上的距离也很远,但是在心理上,应该要永远与佛同世,与佛同识,要心中有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做到「修行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