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偈诵释义(4)
时间:2009-04-07 10:12来源:缘起作者:证严法师 点击:
从出来以来,我们就开始对自己的身体生起种种执着。看看小婴儿呱呱坠地时,紧跟着放声大哭,因为离开母亲的胞胎接触空气,陡然间,如寒风刺肤、钻髓裂骨之痛,所以他会大声哭嚎。
等到适应了自己呼吸空气,污秽的身体也洗好了,就开始哭着要索求乳汁。食欲,是小婴儿来到人间的第一种欲望,以此为起点,接着又有衣、住、行等等各形各类的欲望,一直到老死,欲望都不会停止。
欲念是人生的一大苦难,而人就是因为有了身体,连带跟着种种欲念纠缠不休。所以学佛,先得时时警觉我们的心念。四念处之「念」就是能观之智慧——常常思考身心的苦难,提起心念来探讨人生,这样才能开启我们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即能探究世间万相,解脱人生的苦源。
「处」是所观之处境。要时时反观自己,我们天天对着外境,身心双方都有许多感受,是苦是乐,是欢喜抑或悲哀,这些感受、周围的境界都来自于这个身躯,所以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苦恼与障碍啊!因此四处的第一种观法即「观身不净」。
随着寒暑气候的转变,我们身体也要接受变动中的各种不适。身体的苦,天气热时汗流浃背,一天不洗澡就忍受不了那种黏腻汗臭;天冷时,身上的热气容易流失,稍不注意,就不免感冒咳嗽,鼻涕多痰,呕吐不净之物。
人身一不调和,什么脏东西都有会从身上产生出来,实在让人觉得很通苦。尤其我们看到意外事故中,皮破骨断的,伤口散发出恶臭,原本看似健康美丽的外表,也可能变形丑陋。脸色变黄、身体水肿、肚腹肿大、手脚变形,这些疾病的形态只要看到医院里走一圈,就能切实感受到那分痛楚无奈。
所以「观身不净」,到了人生一切苦,不脱离身体的造作,即不再一味贪恋世间的种种欲念,就能好好把握有用之身,付出自己的良能。
苦障消除心自在——黑牛报恩
付出的同时,苦恼与障碍出消除了,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自由。以智慧之眼,用超越的精神来看待这个身体,便不会有那么多计较的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和乐安详。
在佛陀的本生经里,就有一段温馨故事。
从前,在一个山边的小乡村里,来了一位流浪人,他身无分文,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头刚出生的小牛。山村里住了位老婆婆,看到这位疲惫的流浪人,觉得他很可怜,就对他说:「我的房子可以给你住,你付出多少钱都没有关系,欢迎你在这里安定下来。」这位流浪人很感激,就留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生计还是没有着落,根本无法付房租,尽管老婆婆并不计较,他自己却觉得不好意思,就将小牛留下来,趁着夜里离开了。老婆婆发现流浪人已经离开,留下了小牛,她起了怜悯心,就很细心地照顾这头小牛。小牛在老婆婆如母亲般的照料下,一天天地长大了,成为毛色美丽、体力又强壮的牛。
有一天,一群商人带着五百辆车的货物经过这个小乡村,因为山路坎坷,拖车的牛都很疲倦,走到这里又在渡河,这些牛都已经没力气了。商队中专门照顾牛只的人,看看情况不对,就想:这个地方应该也有群牛,我应该去找些强壮的牛来替换。结果在乡村的牛群中,发现一头毛色漂亮,体格又特别强壮的牛,他就问牧牛的孩童这头牛的主人是谁?牧童说:「主人不在这里,你需要就牵去用吧!」
商人们听了就过来拉牛,却拉也拉不动,这位照顾牛只的人好像解牛的想法,就对牛说:「你来帮忙拖车,我给你酬劳。」就开始喊价,一直开价到一千块钱,这头牛才往前移动。他们将牛轭放在牛肩上,牛就将一辆辆的车拖过河,短短的时间内,五百辆车都拖好了。商人们很欢喜,就用一条绳子串了五百块钱,挂在牛的脖子上,然后准备继续上路。
当商队再度启程,这头牛就奔到队伍前挡住去路,而且怎么拖都拖不动。相互拉扯了半天,后来还是管理牛只的人出面调解:「各位,人不能欺骗畜生。我们既然认应给它一千块钱,就要依言履行,还是赶快再补上五百块钱吧!」商人们莫可奈何,只得再补上五百块钱挂在它脖子上,说也奇怪,这头牛就乖乖地让开了,商队也顺利地出发。
牛儿得到一千块钱酬劳,一副快乐的模样快速奔跑回老婆婆的住处,牧童们也好奇地跟着它跑回家。回到家,老婆波看到它脖子上挂着这么多钱,瞪大眼睛望着它,想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牛儿当然是无法回答,但是身旁的牧童早已七嘴八舌、比手画脚地,将经过告诉老婆婆。
老婆婆听了,马上搂住牛儿说:「『妈妈』知道你的意思,你看我老了,想要赚钱分担我的工作是吗?我的好孩子,下次别再这样了,生活过得去就好。你今天工作得这么辛苦,妈妈好心疼啊!」
佛陀说了这则故事,提醒我们知足最大富,感恩的人最美丽。看看善良的老婆婆,她的悲悯心普及陌生人与动物,而万物有情,连牛儿都懂得回报。所以说「人生在世几十年,何必斤斤计较」,什么事都能看到透彻,知道此身不清净,还有什么好计较的?不如善加利用这个不清净的身体,来超越凡夫的限制,在到圣人的境界,「了解自我入经藏,天堂地狱在瞬间」由凡转圣就在一个心念的转变之间。
环保回收做道场
「身怀宝藏不相识,转污染为清净身」,我们现在推致力环保回收,都会说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将这个理念运用到我们身上,何不就把不清净的身体废物再利用,转污染为清净的道身——清净载道之身。
中国的儒教注重修身,但是佛教的教育则是指导我们要修心,心不好好自省,好好自我观察,却要从身外去了解,等于是缘木求鱼,了不可及。所以,三十七助道的第一项,就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好好地省察人身的不清净。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身体受限于欲念,曾引发很多恶业;若能透彻身体的限制,去掉私欲,将身心奉献于广大的众生,此身则是修行的载道器。「九孔常流不净物,色身犹为载道器」,身内的污秽就如同我们造作的恶业,做恶造善取决于迷悟之间,一旦清净本心,去垢存明,这个色身仍是我成道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