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门法事 >> 布萨陀婆 >>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19)

分享到:
P192a~c

[50] 「十事非法」的内容,分别是:一、盐姜合共宿净,二两指抄食食净,三复坐食净,四起聚落食净,五酥油蜜石蜜和酪争,六饮阁楼伽酒净,七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八习先所习净,九求听净,十受畜金银钱净。(《五分律》卷三十<七百集法>,同注6P192a~b)


p425

的事略去了」[51]。但是,并不能因为出家的律中没有记载在家布萨,就以为在家布萨是不存在的。根据各种文献的片段记述,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始佛教时期,甚至是在佛灭后的百余年间,在家布萨确实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在家信众平日散居各地,各自生活,佛灭之后并没有形成像出家教团一样的严密组织,因此,在家布萨便随着时代的久远,规范力量的日趋薄弱,而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

 

四、结 论

 

布萨原本是印度各教派都共有的宗教仪式,布萨的目的除了是为了礼敬诸神,说法摄众之外,也有清净身心的功能。佛教受到印度文化背景的影响,佛陀也规定佛弟子必须在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布萨。在布萨中,透过发露、忏悔、诵戒等过程,使犯戒者得到身心清净,而未犯戒者则可以透过诵波罗提木叉而更加提起正念,精进修行。

在布萨日期方面,各部律中虽然有初一、初八、十四、十五日等不同的说法,但是,经过笔者的考证,初一、十五日是诵波罗提木叉的日子,而初八和十四日则是说法,摄受信众。因为布萨是使内心重新回复清净的方式,所以自从佛教一开始设立布萨制度以来,布萨就成为了与戒律相辅相成的一个机制,受到佛陀的极度重视。又因为戒清净要透过布萨来完成,而戒清净又是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得阿罗汉果的基础,所以布萨在佛教的修行中,有着确保戒、定、慧三无漏学得以成就的重要地位。因为布萨是确保持戒清净的重要机制,所以佛陀规定所有比丘,无论犯戒或未犯戒,终身都必须参加布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出席。

在原始佛教,乃至于佛灭后的一百多年间,布萨制度并不限于在出家教团中举行,在家信众也有属于在家信众的布萨。在《杂阿含经》中,在家信众奉持五戒十善,如法布萨,与出家证阿罗汉果者,同样地受到帝释天的赞叹。佛灭之后,出家教团由大迦叶尊者带领,马上举行了结集。第一次结集除了结集《杂阿含经》的主要内容之外,也结集了出家众的戒律,使出家教团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但是,在家信众在第一次结集中,被拒于窟外,本身也没有必须把佛陀对在家信众所说的法结集出来的自觉,于是佛陀对在家信众所说的法和律便大量流失,乃至于在现存的经、律中,所记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属于出家的法和律。至于在家的法和律,则是少之又少。想要在极其有限的文献资料中,寻求有关在家布萨法的记述,更犹如大海捞针,非常困难。现在如果要了解在家布萨的情形,就只能够根据经、律中只字半言的零碎记载,拼凑出在家布萨的大概面貌了。但是,尽管在这些一鳞半爪的记述中,可以肯定的是:在佛教的历史中,在家布萨确实是存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