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他认为两者都从同一的精神出发,走
127页
同一的道路。(注 7)
铃木这样论大乘,自然是对的,但显然太空泛,使人难
以捉摸。不过,他总给人一个印象,即是,大乘有较宽的襟
怀,要解救较多的人。这与他较后提出大乘是菩萨(bodhisa
ttva)的佛教一点,很能相应。他说大乘是菩萨的佛教﹔而
独觉(pratyekabuddha)和声闻(sravaka)则被大乘行者视为
小乘之徒。(注 8)
说大乘佛教,决离不开它的主角,这即是菩萨。抗塞在
这方面,便较铃木大拙为具体。他说大乘佛教的首要之点是
,它是一种生活之道,伴之以一种非常清晰的观念﹕这即是
灵性的完美(spiritual perfection),和能使人达致这灵性
的完美的步骤。(注 9)他所说的正是菩萨。灵性的完美即是
六种波罗蜜多(paramita)﹔那些步骤即是十地(bhumi)。这
两者是菩萨实践的主要内容。在这两者之中,抗塞特别重视
波罗蜜多。他说菩萨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是要破除自我。自
我是成佛的障碍,要破自我,是很不容易的。他说菩萨为了
达致这个目标,采取两面的做法﹕在行动方面自我牺牲和无
私服务﹔在认识方面渗透自我不存在的真理。由此抗塞提出
菩萨必备的两个条件﹕慈悲(compassion)与智慧(wisdom)。
(注10)他说这两者的结合,有赖于六波罗蜜多的实践。(注 11)
抗塞的所论,有进于铃木大拙之处。理由是,他不如铃
木般空泛,却具体地把大乘规定到菩萨方面来﹔而在菩萨方
面,他更把焦点置于波罗蜜多上。据『般若经』,波罗蜜多
是菩萨的六面实践,所谓六波罗蜜多。这即是﹕布施(dana)
、持戒(sile)、忍辱(ksanti)、精进(virya)、禅定(dhyana
)、智慧(prajna)。前五者可归于慈悲,最后的智慧,则特
别指空之智慧,即观诸法无自性空的般若智,藉此可渗透自
我不存在的真理。这六波罗蜜多并不是并行的,而是以般若
智统率前五波罗蜜多。这点在『小品般若经』(Astasahasrika-
prajna-paramita) 中说得很清楚。(注 12)
128页
就上所论,在慈悲与智慧之间,抗塞似乎较重智慧。但
大乘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或菩萨之所以能成为宗教的理想人
格,似应以慈悲为重。这慈悲的要点,可以不舍弃世间一意
概括之。
抗塞以菩萨来说大乘思想的特色,固甚具体切要。但是
否全无问题,则仍有商榷之处。关于这点,下文继续讨论。
以下我们看平川彰论大乘佛教。平川彰首先把菩萨拆分
为几个项目﹕「菩萨」观念、六波罗蜜多、十地。然后强调
﹕这几项都不是大乘所独有,在此之前已出现了。即是﹕「
菩萨」观念已出现于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中﹔六波罗蜜多的
教理,已显现于『大事书』(Mahavastu)与『大毘婆沙论』(
Abhidharma-mahavibhasa-sastra)中﹔而十地思想的萌芽,
亦可在『大事书』中见到。(注13)平川的意思似是,单凭菩
萨一点,不足以规定大乘思想的特色。
在另一方面,平川特别强调『般若经』的空的思想。他
以为,『般若经』本着无所得的立场,使空的思想深刻化,
而成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立场。由空使人想到空智(般若)﹔他
以为,基于这空而来的空智,是大乘佛教的一个特征。『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