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7)

分享到:

      另外,唯识宗的涅盘观,也有表示这种态度之处。按『

     成唯识论』论涅盘,分为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

     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涅盘。(注30)『成论』解释最后的

     无住处涅盘谓﹕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 由斯不

       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 故

       名涅盘。」 (注31)

 

     此种涅盘,具有积极进取的意义。「利乐有情」与「用」,

     都表示不舍离世间之意。

 

     批注

    

     (注  1)﹕Cf. E.Conze, "Mahayana Buddhism",  in his

        ThirtyYears of Buddhist studies. Oxford:

        Bruno Cassirer, 1967. pp.50-51.

    

     (注  2)﹕『大正』一,二下。『大正』指『大正新修大藏

        经』下同。

    

     (注  3)﹕『大正』二,二○○下。

    

     (注  4)﹕『大正』二,六四○上。

    

     (注  5)﹕D.T.Suzuki, Outlines of Mahayana Buddhism.

        NewYork: Schocken Books, 1963.p.10.

 

     134页

 

 

    

     (注  6)﹕Ibid.,p.2.

    

     (注  7)﹕Ibid.,pp.4-5.

    

     (注  8)﹕Ibid.,p.9.

    

     (注  9)﹕E.Conze, "Mahayana Buddhism", p.53.

    

     (注 10)﹕Ibid.,pp.54,62.

    

     (注 11)﹕Ibid.,p.64.

    

     (注 12)﹕『小品般若经』谓﹕「五波罗蜜住般若波罗蜜中

       而得增长,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故,得向萨婆若。…

       …般若波罗蜜为五波罗蜜作导。」(『大正』八,

       五四四中) 又谓﹕「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亦如

       盲人无导,不能修道至萨婆若。」(『大正』八,

       五五○上)

    

     (注 13)﹕平川彰「佛典解题事典序章」,载于中村元代表

       编集『佛典解题事典』,台北地平线出版社翻印,

       一九七七年,p.15。另外,平川彰在其另一书中,

       亦曾述及杜特(N.Dutt) 的看法。杜特大体上亦认

       为,菩萨的思想,在小乘佛教后期已有出现。(平

       川彰着﹕『初期大乘佛教□研究』),东京春秋社

       ,一九六八年,pp.3-4.)

    

     (注 14)﹕Id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