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蜜多。他说菩萨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是要破除自我。自
我是成佛的障碍,要破自我,是很不容易的。他说菩萨为了
达致这个目标,采取两面的做法﹕在行动方面自我牺牲和无
私服务﹔在认识方面渗透自我不存在的真理。由此抗塞提出
菩萨必备的两个条件﹕慈悲(compassion)与智慧(wisdom)。
(注10)他说这两者的结合,有赖于六波罗蜜多的实践。(注 11)
抗塞的所论,有进于铃木大拙之处。理由是,他不如铃
木般空泛,却具体地把大乘规定到菩萨方面来﹔而在菩萨方
面,他更把焦点置于波罗蜜多上。据『般若经』,波罗蜜多
是菩萨的六面实践,所谓六波罗蜜多。这即是﹕布施(dana)
、持戒(sile)、忍辱(ksanti)、精进(virya)、禅定(dhyana
)、智慧(prajna)。前五者可归于慈悲,最后的智慧,则特
别指空之智慧,即观诸法无自性空的般若智,藉此可渗透自
我不存在的真理。这六波罗蜜多并不是并行的,而是以般若
智统率前五波罗蜜多。这点在『小品般若经』(Astasahasrika-
prajna-paramita) 中说得很清楚。(注 12)
128页
就上所论,在慈悲与智慧之间,抗塞似乎较重智慧。但
大乘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或菩萨之所以能成为宗教的理想人
格,似应以慈悲为重。这慈悲的要点,可以不舍弃世间一意
概括之。
抗塞以菩萨来说大乘思想的特色,固甚具体切要。但是
否全无问题,则仍有商榷之处。关于这点,下文继续讨论。
以下我们看平川彰论大乘佛教。平川彰首先把菩萨拆分
为几个项目﹕「菩萨」观念、六波罗蜜多、十地。然后强调
﹕这几项都不是大乘所独有,在此之前已出现了。即是﹕「
菩萨」观念已出现于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中﹔六波罗蜜多的
教理,已显现于『大事书』(Mahavastu)与『大毘婆沙论』(
Abhidharma-mahavibhasa-sastra)中﹔而十地思想的萌芽,
亦可在『大事书』中见到。(注13)平川的意思似是,单凭菩
萨一点,不足以规定大乘思想的特色。
在另一方面,平川特别强调『般若经』的空的思想。他
以为,『般若经』本着无所得的立场,使空的思想深刻化,
而成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立场。由空使人想到空智(般若)﹔他
以为,基于这空而来的空智,是大乘佛教的一个特征。『般
若经』本着空、无所得的立场,而说方便,以进于社会的救
度。在以社会为目的的运作中,有自己的解脱在。这点与小
乘佛教不同,后者只谋求个人的救度。他并强调,菩萨的六
波罗蜜多与十地的修行,若建基于这空的思想之上,便即改
观,立场也变得不同。(注14)
四、大乘佛教的空论的特色
平川的说法是不错的。「空」是佛教最重要的一个观念
。大、小乘对它的看法,不尽相同。大乘的空论,确有其特
色﹔它的特色也应可表示大乘思想的特色。以下我们即以『
般若经』为代表,看大乘佛教的空论。
129页
笔者在拙文「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注15)中曾
表示,『般若经』的空义,是以无自性来规定﹔它和现象世
界的关系,是不偏向舍离,相当重视世间法。这是与小乘不
同之处。关于不偏向舍离一点,其明显表示,在于『心经』
(Hrdaya-sutra)的名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色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