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14)

分享到:

     兼为一切众生。自利是把自身与世间分割开来,这便是舍离

     。利人则是把自身与世间结合在一起,视利人即是自利,这

     便是不舍。

 

     132页

 

      另外,『大智度论』又以大慈悲心的有无,来判分大乘

     与小乘。小乘无大慈悲心,大乘有大慈悲心。(注23)这大慈

     悲心是表现于利人的行为中的。

      『大智度论』更就智慧言,说小乘的智慧浅薄,不能深

     入诸法,故不说「世间即是涅盘」。大乘的智慧则深厚,能

     深入诸法,故说「世间即是涅盘」。(注24)这「世间即是涅

     盘」的说法,与『心经』的「色即是空」的说法,是同一思

     路;都是肯定现实的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意。世间即此即是

     涅盘,故不必舍世间以求涅盘,涅盘的理想即在世间中。不

     舍世间之意,至为明显。

      以下看『大乘庄严经论』论大乘佛教。该论谓大乘佛教

     有七大义:

 

       「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

       ,建立于大乘。」 (注25)

 

     所谓大义,即不同于小乘的特别殊胜的义理。这七者是缘、

     行、智、勤、巧、果、事。无着解释这七大义谓﹕

 

       「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 一者缘大﹔由无量修

       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 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

       足故。 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四者勤

       大﹔由三大阿僧祗劫无间修故。 五者巧大﹔由不舍生

       死而不染故。 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

       故。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盘故。」 (注26)

 

     此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行大与巧大。行大是具足自利与利他行

     ﹔巧大是不舍生死而不染,即是不舍生死烦恼,但亦不为其

     所染着。生死烦恼实是就世间而言,不舍生死烦恼,其实是

     不舍世间。故行大与巧大,都是不舍世间之意。

 

      七、不舍世间的特色

 

      由上所论,我们可以说,大乘思想的特色,在于不舍世

     间这一精神方向,或生活态度。这当然是与小乘思想相对比

     而言。我们不说这是大乘的本质,那是避免读者误解大、小

     乘各有不同的本质之故。我们认为,大、小乘在本

 

     133页

 

     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从『缘起性空』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都求解脱。它们的分歧,是在对世间的态度方面。

      这不舍世间的态度,可以说,贯通着一切大乘经论,而

     尤以大乘经为然。上面提到的『维摩经』,可以说是最显明

     的例子。它的名句,如「不断烦恼,而入涅盘」(注27),「

     菩萨于生死而不舍」(注28),「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注

     29),说的都是这个态度。

      另外,唯识宗的涅盘观,也有表示这种态度之处。按『

     成唯识论』论涅盘,分为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

     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涅盘。(注30)『成论』解释最后的

     无住处涅盘谓﹕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 由斯不

       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