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三要(6)
时间:2009-04-11 10:44来源:缘起作者:证严法师 点击:
广结善缘,视众生如父母
一般人对今生此世的父母要尽物质、尽身形地孝养;出家人更要尽形寿、献身命来孝养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世的父母。现在和我们相处在一起的人,也许曾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而我们今生所结缘的众生,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生中的父母,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因缘,对待每个人要礼敬如父母。
总之,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修养身行,说话、做事都须三思而后行,并且合乎礼仪,让人只要见形闻声,皆能起欢喜心、发善心。若能如此,就是与众生结好缘,也就是回报众生恩,更是广结未来的善缘。
人生道上的罪与福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充实的人生,但什么是充实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应该多多发挥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上看来是付出,其实是心灵上的一大收获。因为在使用时间、生命及良能为利益众生而付出的同时,会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更踏实、更有意义,一点都不会觉得人生过得很空虚,这种盈满的感觉即是幸福。
慈济人日常的举手投足,无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努力!因此,我们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过。《地藏经》中说:「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意即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举手投足无不是业,启口动舌无不是罪。人的一切行为,不离善恶两种业:善业——指身体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恶业——指损害人群、破坏人间的行为,也就是罪。
福与罪皆由人的行为举止产生,而主使人一切举动的就是——心。我们的观念、心念若趋向善的一方,则一切举动便能利益人群;若心念向恶,则一切行为将会破坏人群,对世间造成危害。所以,同样是人的身体动作,却因不同的心念,而产生两种极端不同的结果。
言语谈话也是如此,二、三千年来中国与西方曾出现许多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确的思想、言语来引导大众,利益世间。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圣贤成为众生心灵上的救度者,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从古至今,也有许多用口损害人群、启祸造业者,有句话说:「祸从口出」,同样的道理,罪业也是由口而出。
口能造福人群,也会祸害人间,其中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心念。观念正确,就可以引导大众行于正道上;反之,就会祸害人群。所以学佛要依循正道明师,才能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间。
二.奉事师长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事师应如事佛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孝养父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万善之门,入佛门的初基亦是从「孝」开始。学佛弟子,必须以孝为宗。除了孝养父母外,同时还要尽心奉事师长,因为我们一切的正规、道业,皆从师长的教导而习得,所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立身处事于人间,要做个利益人群的人,发挥人生的良能,一定需要启蒙者的引导;能在学习路上引导、教导我们的人,皆是我们的老师。
过去的人想学门功夫,至少得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学成,而且要拳拳服膺、循循顺从,才能得到师父全心的调教与真传。因此,过去的人相当尊师重道。身为佛弟子,对于引导我们走入善道、洗炼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清净慧命的师长,其恩德又如何言喻呢?
父母生我们只是一生一世,师长开启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的人生,是历过去、接未来,让我们在茫茫六道中,有个正确明白的去向,并使我们的慧命长存。
众生自无始以来,清明的本性即被无明遮蔽,乘着业力而来,又落入六道的业海之中,良知被欲念埋没,犹如处于暗室中,又像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而师父、师长,就是暗室里的一盏明灯,也可以说是苦海中的慈航,开启我们智慧的道路,因此师长的恩惠无异于父母的亲恩。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共业,因为业缘而成为父母子女,这分缘是染缘;而与师长则是净缘。师长启蒙我们,使我们慧命长存,不但助益我们的今生,甚至来生及未来生。他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我们不再沉沦苦海,所以说师长的恩德是无可比拟的!
德丧起于不能尊师重道
所谓「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能够成为庇荫万家的大树,是源自最小的「因」——种子,而渐次硕壮;出家修行人要成为人天的导师,也一样要从尊师重道做起。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说:「师长之德逾于父母,重于乾坤。」又说:「所以弟子事师,不敢慢矣。」他固然是一代明师,但也曾为人弟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佛教一代宗师,正因为他能善尽弟子的本分,做到真正的尊师重道。
然而,尊师重道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似乎已日渐式微!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起因于不能尊师重道。过去师长的一句话重如泰山,现在却轻如鸿毛!道德的沦丧,也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危机。
曾有几位老师与我闲谈时,讲出内心的话后,竟然痛哭流涕,让我深深感慨,人师真是难为啊!现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花费教育家多少的心血?用尽了父母多少的培育与期待?但是教育的功能到底发挥了几分呢?
现在一些学生,对师长不但不懂得恭敬遵从,反而认为师长严格的教导是唠叨,而蔑视师长的苦心;甚至有些学生做错了事,一点都没有悔改之意,依旧理直气壮,不听师长的教诲,也难怪许多老师会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
师之德重于乾坤
出家学道也是一样,千里之途,始于初步。如果轻慢师长,不能真正地尊师,又如何真正重道?忘记了初步,就想趋向千里,如何能找到真正的「道」呢?
过去的大德,将佛教分列宗门派别,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弟子能深入契机法门,专心学道;否则佛法八万四千门,今天走这条,明天走那条,走得心慌、意迷,如何能够深入?求道最重要的就是心安理得,我们既然择师,则必从于师,如此心就能安。若选择此处修行,而心却无法安住于此,「道」又如何能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