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部派佛教理论 >>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23)

分享到:

为言诠的「依处」不能不存在,至于「名之言诠」的体性则可以是空

(遍计无,依他有),而且由于「依他起」为染(净)的依止,所以

它必须存在,必须是胜义中「自相有」的存在;而清辨则主张「依他

起」只是世俗的自相有而非胜义的「自相有」(胜义中由本身成就的

存在)----此为唯识宗立宗之不备。又清辨认为「依他起性」虽「生

无自性」,但仍有世俗的施设----种种「语」及「觉」可言,并不须

要以寻求了得「世俗性」的「事体」的方式,建立「依他起」之「有

性」,所以有宗「依他起的生无自性性」未必与圣教一致。更何况若

「依他起」「胜义中有自相」的话,则它不应有「二取显现」可言,

因「自相有」的话则无变异之故。换言之,「依他起」若实有则会导

致数论「自性」变现说的情形。复次,对中观宗而言,于「无自性」

 

 

页64

 

 

上仍能建立「内外诸法的施设」及「解脱」之可能,不须透过「假必

依实」、建立「施设」的「所依」之「寻求根据」的方式成立「依他

起之有性」。

   最后就「圆成实性」的评价而言,瑜伽行派由于较强调「胜义谛

」的「不颠倒真实」这一面,所以认为「了得无之有」的「智」及通

向「胜义」的「入无相方便」仍然是胜义谛;但清辨则坚持了「胜义

谛」与「世俗谛」的各自「分位」,认为「虚空」若比喻「胜义谛」

则不应有种种想生起的可能,同样,以「不可言诠性」来形容「真如

之了得」亦有可能坏世俗的言说。而清辨也指出「法界」有了得则逾

越了「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差异性」,使得「无分别觉」成了

「自性分别」。又瑜伽行派的「无之有」的了得之思想也犯了「增减

执」及有违「菩提平等性」等之过失。更何况,瑜伽行派无法说明「

了得真如智」如何从无始以来「阿赖耶识」中生起。因此,清辨认为

了得「无之有」的「圆成实性」是世俗的「自相有」的存在,而非胜

义中「自相有」的存在。

   以上为《中观心论》及其注《思择炎》对初其瑜伽行派「三性思

想」的批判,其对手仍以「相见俱无师」的「无相唯识」为主,其因

明的「比量」的方法已有相当自觉;但是「空性论证的论理」的进一

步的运用以批判有宗的「三性思想」,则有待于后期《般若灯论》二

十五章附录部份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65页

 

注释

 

注001  山口益着《无与有之对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刊,昭和

    50年8修订版,页77-78,461-462,499-500,545-548。

注002  山口益编《汉藏对照,辩中边论》,(原铃财木团,东京,

    昭和41年)华宇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页7-8,14-23,42

    -69;霍韬晦《安慧 "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香港中文大

    学,页18-110(第一分),页141-150(第三分)"违经难解"

    ;125-137页。

注003  台北版西藏大藏经,南天出版社,页571,428页,2-3行;

    《MADHYAMAKA-HRDAYA KAARIKAA》梵文《中观心论》),江岛

    惠教上课讲义,S-10。

注004  同注1,页461-462。

注005  同注3,台北版,页571,428页,3-5行。

注006  同注1,462-464。

注007  同注3,台北版,页571,428叶5行,江岛讲义S-10。

注008  同上,页571,428叶5-7行。

注009  下川边季由译「无性造《大乘经庄严广注》和译(1)」,大

    崎学报137,昭和59年,页3。

注010  片野道雄着《唯识思想之研究》---"无性迼《摄大乘论注》

    所知相章之解读",文荣堂书店,昭和50年,10月1日,页27-

    32。

注011  同注1,464-466。

注012  同上,464。

注013  同注3,台北版,页571,429叶1行;江岛讲义,56c-d。

注014  同上,429叶2-3行。

注015  同注1,页469-470。

注016  同注1,页470-471。

注017  同上,页471-472。

注018  同注1,页473-474。

注019  同注14,429叶3行。

注020  大正31册,557。

注021  同注1,476-477。

注022  同注19,429叶3-4行。

注023  同上,429叶4-5行。

注024  同上,页571,429叶5-6行。

注025  同上,429叶6-7行。

注026  同上,429叶7行。

注027  同上,429叶7行-430叶1行。

注028  同上,430叶1-5行。

注029  Th.Stcherbatsky《Buddhist logic》,"Bibliotheca

    Buddhica",XXVi,1932,P444。

注030  同注28,430叶6行。

注031  同上,430叶6-7行。

注032  同注1,页482。

注033  法尊法师编译《释量论略解》,佛教出版社,1984,序,页

    3-4。

注034  安慧《中边分别论疏》,山口益译,破尘阁书房,昭和41年

    ,页55。

注035  同注32,页483。

注036  同注29,附录,页418。

 

 

66页

 

 

注037  《讲座大乘‧认识论与伦理学》平川彰等编,春秋社,昭和57

    年,页126,347;"PROBLEM OF UNIVERSALS IN iNDIAN

    PHILOSOPHY"Ra-ja ramdravid,Motilal Baarsidass,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