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田的有无,及其形式,虽无很丰富的例证,是透过前节所
述寺领成立的形式而寺产膨大的。
例如,东晋成帝咸和五年 (三三○) ,改会稽永兴的新
宅为崇化寺﹔同咸康三年 (三三六)
71页
,尚书令李邀舍句容宅为灵源寺﹔康帝建元元年 (三四三)
,中书令何充舍宅为建福寺﹔又如历朝贵族富豪舍宅建立寺
塔﹔称其宅时有别庄的意思,似是附属着田园等(注24),因
此这些田园自然地作为寺田而布施﹗
若举出分明记为寺田的二三例,则「高僧传」卷五道安
传说:道安,至年十二出家,神知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
师之所重,驱役田舍。「同书」卷三法显传说:他出家后:
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
是说均于童行中在寺的田园从事耕作。僧佑「弘明集」卷六
晋道恒的释驳论有:
今沙门 (乃至) 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或商旅博易
,与众人竞利。是说沙门从事农业、商业,又同东晋武帝大
元十四年 (三八九) 许荣的上疏说,僧尼成群,不持五戒,
犯法,与凡流之徒共,致力蓄财 (凞仲「释氏通鉴」) ,所
以似是从此时渐出了犯戒伪滥的僧尼,而成为社会问题。设
僧制以统制是后秦罗什时(注25),因此可说佛教教团自此以
后越向隆盛,又见当时已有多数寺院僧尼的犯戒无秩序,同
时可见寺院已积蓄了很多寺产而渐得势﹗
在以堤缺如奔流之势勃兴的北魏时代寺院的状态是怎么
样呢﹖虽无什么例证也想象有余。观成为武帝破坏佛教的导
火线的长安一寺院是在:
阅其财产,大得酿酒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
,盖以万计。 (魏书释老志)
72页
的状态,寺内有麦园,有饲马。
又应注意献文帝时依僧昙曜奏请所设佛图户、僧祇粟的
制度。据「魏书释老志」,诸民纳入僧曹岁谷六十斛者为僧
祇户,其粟名僧祇粟,是荒年赈给饥民的制度。佛图户是:
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
兼营田输粟,
收罪人及官奴以为寺的奴婢,令洒扫并耕作寺田。这制度实
是成为教团发展史上重要角色,由之越见寺产的膨胀。而这
制度有「遍于州镇矣」,得想象其盛大的情形。常盘、关野
两博士「支那佛教史迹详解」卷三所载的玄中寺碑文云:「
净土教的石壁玄中寺,北魏太和十九年赐寺庄,唐德宗、应
宗复重赐之庄一百五十里有余。」「金石萃编」一○八举越
州阿育王寺的常住田碑,说是宋元嘉二年所立。
北魏佛教的隆昌,带来寺塔僧尼滥造的结果,其结果是
为私度僧的流行,为免徭役而做僧尼者颇多,清浊混淆而素
质低下,因此犯戒的行为多,和庶民争利奔走于蓄财,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