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8)
时间:2008-01-26 18:56来源: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1988.10月出作者:巴宙 点击:
。
此问的后半部可与Ⅰ、「菩萨」第二问相比较,因「无
相」一词是与「无念」很相近﹗
Ⅰ. 「菩萨」第十问﹕此问的回答集中在「心离念」与
「无所分别」。如此,则心获得解脱。于是,「诸解脱门,
从兹证得」。心解脱是入其它解脱门的钥匙,一般来说,这
是禅宗的教理。六祖慧能于其法宝坛经里屡次教以「无念」
与「无相(注133)」这也是在桑耶辩论会上主要的争点。
Ⅰ. 「菩萨」第十二问,对那些还不曾证取法空,诸如
声闻与缘觉等人还有涅盘与轮回的分别。因此,他们有追求
前者与厌嫌后者的趋势。但菩萨已证得诸法皆从念生(注134
)。他不作两极端的分别,且认为它们为同等。如此,他并
没有特别喜好。这些是相对名词。当到达超越Tran-scendental
地位时,其差异将泯灭,虽然一般人看来,那好像是不相同
。
Ⅰ.「菩萨」第十三问﹕ 这是第十二问的相续。主要点
是在于以何种方法菩萨既不乐涅盘,亦不随顺世间。作者以
三种法门或教理回答之﹕1.初教缘起观----菩萨了知世间诸
法互相连系,虚幻非实。2.终教唯识观----他深知一切诸法
从心起。换言之,若无心,亦无法。3.顿
91页
教真如观----菩萨了知外界境物为心所现。若无虚妄外境则
内心不见,如此则心不起作用。心既不生则一切皆属于真如
境界。
基于上列的分类,菩萨无论如何,不会对涅盘或世间境
相生兴趣或留恋。复次,据说,即使他证得涅盘,他将不见
其有可乐之处。这即是菩萨与声闻缘觉不相同之点。
Ⅱ. 「凡夫」第三问﹕此问答是处理初学者的宗教行持
。初发心的身、口、意应当与戒、定、慧密切联系。在戒(
Sila)方面他应当遵行戒律,因而避免十恶业,行十善业,且
使它们利益众生。在定(Samadhi)方面,身口意需要相应,
因而成为全部运行。此外,它把有相定从无相定区分出来。
无相定意指它已从诸相及分别获得解脱。在慧(Prajna)方面
,它列陈身慧、口慧及意慧。在上列三者之每一类,有相与
无相慧皆有详细解释。无相慧的含义是集中在没有任何分别
,及他既不接受,也不拒绝任何法,及心不起念的事实。
可注意者为有相戒、定、慧属于传统的佛教,而无相戒
、定、慧则属于大乘佛教的诠释。在桑耶的辩论会上,莲花
戒Kamalasila与智慧因陀Jnaentra加强智慧的分析与行持十
善的重要性。此问很密切地反映及辩论会的争点。
Ⅱ. 「凡夫」第四问﹕在五浊中计有(一)众生浊,(二)
命浊,(三)劫浊,(四)烦恼浊及(五)见浊,第五项之见浊是
被认为其它诸浊之来源。最初,众生本性自净,即是真如。
若人违背「本源」,妄见自生。从此造作烦恼业,毕竟受苦
无穷。
从另方面看,若妄念已除,照达心源,则净浊之相即将
消灭。如此则解缚之相将会消除。众生有能力去达到此超越
Transcendental的地位,若他们努力以赴。
Ⅱ. 「凡夫」第八问﹕在凡人间,有些是初学,有些是
先进。发菩提心亦依此分为(1)有相,(2)无相。在(1)项之
有相菩提心再分为三种﹕(一)对一切不善及多诸苦恼的有为
法发生厌离。(二)对菩提心发生欣乐,修一切善行,因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