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9)
时间:2008-01-26 18:56来源: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1988.10月出作者:巴宙 点击:
证取佛果的准备,(三)对诸有情发生悲愍,藉六度使他们获
得救度。此为初学修菩萨行的基本步骤。
对于先进者,无相菩提心应占优胜。此「菩提 」原被
译为「觉」或
92页
「觉醒」,即等于真如。它本来是清净无相。若人向外搜求
,即成妄念,也变作障碍。依照本书的作者,真实发菩提心
者是指「一切不发」。因为「虽名发心,而无所发」。如此
则名「真实发菩提心」,亦名「真行菩萨妙行」。这看来好
像使人迷惑。若我们记着初级与超越级的分别,则此事将很
易了解。
Ⅱ. 「凡夫」第十四问﹕此问涉及凡夫在大乘教里如何
运用智慧与行方便。作者给了下列两种解释﹕(一)去了解俗
谛中的空、有,宜用智慧,若欲泯绝此二者的意想则需要方
便(Upaya_)。前者是叫做俗智,后者则为引导至真智的援助
。智慧与方便应携手并行。(二)第二种解释是关于悲、智的
行持。有悲愍心者是对他人关怀。采用方便可以使他人获得
救度。但不要轻慢自行,因为去证悟真如(Bhutatathata)宜
用真智。行菩萨道的凡夫,其进行在开始时是渐次与顺俗,
而最终则为超越(Transcendental)。凡夫与菩萨之不同点是
在于是否他已执行了菩萨所应作的修持,及是否已证得其最
后目的。
Ⅲ.「三乘」第十五问﹕声闻与缘觉对六尘(色、声、香
、味、触、法)的看法与菩萨的看法是很不相同。二乘人只
知(一)项之因缘法,而不知(二)项之唯识,(三)项之无相与
(四)项之真如。因此,他们把六尘外境认为实有,不依靠心
﹔他们执着六尘境有其自性(Svabhava),这是因为他们不了
解诸法本性皆空(Sunya)﹔因不觉知真如门,他们不相信诸
法平等皆如。基于此,他们以为在六尘境中之项目各不相同
。
从另一角度看来,菩萨深知上列四种教理。他体验从因
缘而生六尘境。因因缘无自性,一切皆空。因心之作用,一
切现象或生或灭。他将不作任何批判,或是或非,亦无任何
取舍。他们似乎若存若亡,或在两者之间。此因为对六尘境
的了解,于菩萨与二乘人之间有不同之处。
Ⅲ. 「三乘」第十六问﹕「发心」是溯源于「因」﹔或
可能性的种子及「因缘」。「因」是「众生出世本性」,即
是「诸法真如」。当其为无明(Avidya)所覆盖,他将不能聆
听三乘正法,且长远流转生死轮回(Samsara)。另方面当机
会现前,他将求觅出离。乔答摩佛陀是一个很好举例。
因缘将决定以某一乘(Yana)去接引他。举例说,如人闻
大乘法,
93页
求证佛果,悲愍众生及欲救彼等出离虚幻世界之苦恼,则他
将成为菩萨。同样地,此亦可用于声闻与缘觉。以声闻来说
,因其能闻佛陀所说之四谛,八正道之教法,他成为声闻,
可证涅盘。论及缘觉,因当时无佛出世,以其宿世所植善根
,努力于修行正道。复次,因其喜乐寂静而离群独居,他不
同于菩萨之悲愍施舍去为他人服务。
某种特殊情况为三乘创造出不同的结果。但是,在它们
中之每一员都有「因」或可能性的种子,在适当时间,它将
成为有效去促使某些人发心并寻求高尚目标。
关于「因,谓众生出世本性,此性即是诸法真如」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