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0)
时间:2008-01-26 18:56来源: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1988.10月出作者:巴宙 点击:
,作者好像是把「因」拿来与「真如(Bhutathata)」证同。
这种证同equation似稍近勉强。第一,因缘,以逻辑名词来
说,是一可以用理解去处理的事物,而「真如」或真理是出
乎语言与想象之外。第二,若一切众生毕竟离俗而在三乘中
之一成为圣者,为何佛陀于其佛教组织给予在家众一个重要
地位,诸如优婆塞,优婆夷(Upqsakas,Upqsikas)等﹖我们
觉得,此地所宣说的教义不能使人心悦诚服。
Ⅲ. 「三乘」第十七问﹕三乘的涅盘之不同处,实际上
是在声闻,缘觉与菩萨间的不同的涅盘。最初二乘的涅盘是
比拟于灯焰的消灭,身心二者不更存在。作者说﹕「如太虚
空寂无一物」。
菩萨的涅盘有两种说法。依唯识宗的渐教,在五地以前
,菩萨不能被认为已至于有余涅盘(Sopadhi-sesa-nirvana)
或无余涅盘的地位(Nirupadhi-sesa-nirvana),因基于若
干原因,一切苦障尚未断除。换言之,在最初的数地,涅盘
的障碍仍是很活动。但是,依照顿教,菩萨体验心是万法本
源(一切万法从心起)。若心不动,一切皆如。此即是「清净
涅盘妙理」,它将使菩萨离诸苦障。这是叫做无余涅盘。因
实际上都无所得,那是叫做有余涅盘。复次,因轮回与涅盘
都不存在,那是无住处,这是叫做「自性清净涅盘」。但是
,涅盘的意想对于菩萨似不需要,因为「真如实理」是超越
出思想的领域。
依照大乘教理,在二乘与菩萨间涅盘的不同点实有显著
差别。那好像有很大的罅隙亟需弥补。
Ⅲ. 「三乘」第十八问﹕「谁能证佛果﹖」的问题一定
会给若干学
94页
佛者不少麻烦。依照早期佛教,只有少数人能登峰造极,这
是显然的事。声闻与缘觉没有机会成佛,因他们是属于本因
(种子)的某类(B类与C类)。如此,他们可走到其自身范畴所
许可之处,但不会更远。他们与那些无种姓或无善因类的相
比是好得多(A类),因而此类的人常在生死道上流浪。
属于D类与E类的人,其成佛的机会是优于其它各类(A、
B、C)。但是,此二类是属于大乘教理,而早期佛教以证阿
罗汉(Arhatship)为其弟子的最高目标。
如此,在小乘教里,成佛的可能性是有限制。另方面,
以涅盘经及法华经作代表的大乘教说﹕一切众生,包括一阐
提人(Icchantika)皆有佛性,是以一定证取佛果。这一定是
慷慨好施,把希望给予每个追求解脱的人。对大乘人来说只
有一性,那即是诸法真如实性﹔只有一乘(Eka-yana)那即是
一佛乘的究竟真理。其它圣者的各乘各类,除了为方便(Upaya
)而设外,好像是重复申述。据我们所知,方便并不是究竟
真理。
此为二十二问中,我们所见到的繁复问题之一。作者把
一困难的问题作了清晰的解述。无疑地,大乘教理的最后阶
段是比早期佛教教理较为吸引人与慈悲为怀。
Ⅳ. 「佛陀」第五问﹕去回答此问,作者列出四种涅盘
,那可以用于佛陀及其它,其四种为﹕
一、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自性清净涅盘。
二、有余依涅盘----此指受苦的色身,尤其是一般凡夫
,尚存在,但亦可以用于佛陀。不过,对佛陀来说,那是「
常、乐、我、净及无漏」,虽然他的色身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