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小说 >>

悲欣交集[三]

分享到:

永诀


     两个被夕照拉长的人影,走在湖滨人行道上,太阳已经落在丛山的谷里。
     黄昏的回光荡漾在西子湖上,湖光山色,晚寺钟声,带给人无限出尘的幽情。
     这时候,游人如鲫,扁舟停在湖面,柳堤幽境,时时出没三三两两的少男少女,欣赏湖上的景色。
  
     叔同和闻玉,默默地走着,仿佛世间踽踽独行者,只有这两个人,直到大慈山——定慧寺的山门,叔同先进去,在大殿上伏地三拜,然后要闻玉把行李放在阶上,他自己便悄悄地到一个小院落见了退休的了悟老和尚。
  
     老和尚在最后一座小院落里,院内花木扶疏,叔同穿过几进大院落,刚越过一道白石砌的月形门,老和尚已知道他来了,坐在小禅堂的阶前等他。
    
     “师父!”叔同猛然看到老和尚,倒身便拜。
     “啊,你来了?”老和尚欣喜地站起来,合着掌。“我们真有缘啊,佛门有你这样的人立志出家,真难得!”
     “我孽障深重!”叔同谦逊地弯弯腰,站在一边,等老和尚开示。
     “你的行李呢?”
     “在前院大殿上。”
     “那就赶快拿来吧,我们为你准备一间僻静的小房子,在未剃度前,先了解了解出家人的生活,然后再择个吉日——披剃。”
     “谢谢师父。”
     说着,老和尚便叫一个沙弥通知方丈法车仑长老,派人引叔同去他自己的寮房。
     叔同跟一个年轻的沙弥,在老和尚附近的一排僧寮里,找到一间幽静的小屋——事实上,那是一明一暗两间屋,内间“挂单”,外间“供佛”。
     叔同心里非常欢喜,之后,他要闻玉把行李拿进来,在这个境况下,他已经两袖清风,剩下的,只是一套被褥,和随身穿的单衣几件,外带文房四宝,洗盥之具而已。但是,等他剃头之后,恐怕这些世俗之物,也有一半以上要“四大离散”了。
     这座幽静雅寂而以泉水著名的佛寺,对叔同而言,虽然一年以前,在这里断了二十多天的“食”,那时缘于他是作客,并且急于“实验断食”,断食后又急于回校,所以寺里每个角落,都没走遍。在一块佛土上,东张西望,到处走动,总不像个样。因此,对定慧寺,还等于第一遭来。西湖的定慧寺,远没有野史上写的济颠和尚那个“灵隐寺”来得显赫。但比起国内一般的寺院,可也并不寒酸。这里出家人有百十个,常来常往挂单的游方僧侣,总是有的。云水堂上,座位常满。
     寺院的房子,曲曲折折的好几进,在这里安住下来,只要你心不乱,意不烦,便等于做了隐士。
     安住下来,遍礼佛像以后,叔同便作了内心的宣言,纵使肝脑涂地,也不准任何人把他从这里拖出去。
     在寮房里第一晚,思潮起伏,如心电图上的曲线,蛇行鼠窜地把尘封记忆,一一挖掘出来,从十九岁到上海,二十六岁出国,三十七岁断食,三个阶段,勾出他半生如幻如水的梦境。他觉得越想越多,想到他无辜的母亲,无辜的俞氏,无辜的雪子;乃至风月场的情怀,文字相上的故事……突然,他意识到这些都应该被划除的,它们来了,便是“魔障”。便当下长念一声佛号,深深地呼一口气,一切心理的对立境界都一扫而空!
     当晚闻玉便回去了;叔同也交代他几句话。
     “我能出家,你的功德是不少的,闻居士!”他感激地叮咛着。
     “哎,李先生!那怎么可以?”闻玉闪在一边,哧哧地说。
     “一年前,你还在这里照顾我断食哩,不是那一次断食,也许还没有这一次的出家。喏,这一回,又是你送我来,真是缘啊!”
     闻玉痴痴地点着头,他对叔同,像一个老玩童,对他的父兄一样。说话时,总是一片恭敬、虔诚。
     “我们后会有期,闻玉!”叔同弯下腰,向闻玉合掌。
     “嗳唷,那怎么行?”闻玉说。他对叔同的合掌、弯腰,感觉有一种难当的重量。
     “我走了,李先生!要是您用着我,只管写信叫我来就是!”
     “阿弥陀佛!”叔同送他出了寺门,闻玉走了。
     转身回寮房,忽地大殿通明。
     “晚香”开始了,他这才想到,这一生,在今天竟是一个急转弯。
     这一晚,叔同和老和尚一同吃饭,又谈说了半晌,回屋里,整理整理,闭上眼,坐一会儿,前观后照一番。觉得活在世间三十九个年头,像从上海的马路上走了一趟相仿。往事如烟,轻轻地消逝。这后半生,看将如何处断了。
     西湖南滨,大慈山阴;定慧禅寺幽幽地深蛰在湖山的一角;这里有著名的冷泉,风景幽邃,可是天晚游人为了路远,爱热闹的年轻人倒很少到这里来。这里对一个追求灵性生活的修士来说,是潜修的好所在。
     叔同来后第二天,寺里的僧众,都知道音乐家李叔同要在这里出家了,因此,也是从第二天开始,他便随着比丘们,一天两堂功课,三堂静坐,鱼板梵钟,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活。
     农历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的生日,这前三天傍晚,老和尚叫一个沙弥负责招呼叔同。
     他跟着那个沙弥,到老和尚的院子里,在禅堂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眯着苍老而多纹的笑眼,叔同向他恭恭敬敬地顶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