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小说 >>

悲欣交集[三](20)

分享到:

    
     六月以后,他的学佛生活又纳入写经、静坐,与念佛轨道。当这一年冬天,他写出《增、杂两阿含经》和《佛本行经》。
    
     他想,只要一息尚存,便决心献出寿命、精力,要写完佛说的全部经文。这没有别的意念,只基于自度度人的学佛虔诚。
    
     当十二月底,丐尊有信来,他写道:
    
     音公法师:
    
     我自发心素食以来,在心理上,还觉得信佛只是信了一半,信得不够虔诚。每次看到你那种赤诚、牺牲的宗教家风,献身于佛道的不休息精神,再回想你往日在艺术上的成就,以及青年时代的生活,前后对照,如挥鞭断流,便使人汗颜无已。因此,我现在开始实践佛家的修持生活,每天早晚持“阿弥陀佛”圣号,愿师在光中加被。我今天在佛道上刚刚起步哩。
    
     仍要枇杷膏否?如用宣纸,以及其它杂物文墨,请示下,以便供养。
    
     敬颂
    
   道安
    
     丐尊 民国十年除夕寄
    
     弘公接到丐尊来信,乍看之下,真是欢喜不已。当晚,便恭写“蕅益大师名言”一幅,连信一同寄给上虞的丐尊,勉励他早证菩提。
    
     潜沉
    
     弘公回到温州的城下寮——福庆寺来,一晃便是半年消逝;生命无常,与律学上的工夫,需要他对自己再刻苦,再历练!一个人的色身算得什么呢?如果人类有灵魂,即使为佛法殉身,再过二十年,又能出家为僧了。因此,他对持律的刻苦生活,过午不食的岁月,粗茶淡饭的素食;所抱的观念,只是为“生命而生活”,却没有为“生活而生活”的意念。
    
     他认为色身是不足惜的,只要精神上能有所堆积。当一九二三年的新年,他没有想到什么是俗人世界的禁忌话语,便写了一幅“辞并词”,赠给他上海的旧友杨白民,这首偈子,有海阔天空的大禅家作风,是庆福寺的首座法常和尚圆寂前的留言: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埏埏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这真是大解脱的手笔,难怪禅家和尚,有伫足泊化的公案。弘公看中了这阕词,便写下来,作为新年的警语。
    
     由于庆福寺的宁静与佛典的浩博,使得弘公深深地觉得,这里不仅是潜修佛道的好去处,也是埋头写经、著述的世外幽境。因此,他继续着禁足闭关生活,如果可能,他便断绝一切外缘,沉潜在关中;写经、念佛、著作……
    
     到庆福寺驻锡以来,使他感念不忘的,便是这里的住持寂山老和尚——把他的戒律生活,点点滴滴看在眼里,觉得这位喝过洋水,在艺术上曾缔造过黄金时代的百万富豪公子爷,一旦削发出家,便选择律宗为他尽形寿的归命处,生活上则如时钟一般地准确,平时在佛道上,又是那么不惜形销神毁地苦修。如果——这个人不是佛菩萨乘愿再来,以一个平泛的人,照他那样为道忘躯,这个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因此,老和尚对待这位挂单的云水僧,关照寺里的上上下下,都要恭敬虔诚。
    
     同时,因为弘公“过午不食”,寂老便关照把全寺的午餐,提到上午十点钟,如此,对于弘师来说,更为方便。
    
     弘公感觉寂山老和尚对自己如此关怀,慈爱;又在律学上寻到一条根据,便是云水僧在一个寺院安住下来,依律要拜寺里的负责人为“依止阿阇黎”(即依止师父),他是一个学律的和尚,应该怎样做,他心里便有安排。
    
     于是,选择一个稍为温暖的上午,特别到寂山老和尚的方丈室里,闲谈整理寺里经卷标笺的事。当这两个敬爱情挚的方外人谈得正高兴的当儿,弘公忽然从袖中抽出一张新年用的红纸来,捧给寂山老人。
    
     “啊,师父——”弘公自驻锡到这里,便把寂老称作师父的。而寂老则听到“师父”二字,便陡然起立,避身一旁!
    
     “呀!弘师,你不能这样呀!这样会折罪我的!……”寂老在说话间,便感觉弘僧这番闲谈,与往常不同;注意这张红色的纸,带着怀疑的情绪,接过一看。
    
     原来,这竟是一张登报的启事,这是弘公礼拜寂山老人为依止师父的启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