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小说 >>

悲欣交集[三](13)

分享到:

    
     范老看弘公要他承担这桩公案,便只好偕道友们告别了。
    
     从春到夏,柳丝、梧叶、池水、白色的石板地,幽静的禅院,又使玉泉回复到幽美出尘的庄严世界。
    
     大师住在玉泉寺,到端午前后,听说虎跑寺了悟上人,集众僧结夏安居,便欣然离开玉泉,回到定慧,准备以这三个月的时间实地过一过佛制的生活:静坐、听经、念佛……多一分修持,少一分罪报,增一分福慧。
    
     到定慧结夏,是己未四月十六日,弘公与出家后的彭逊之居士——现在的安忍法师,又再度成为同参的道友。
    
     这段生活,安谧而宁静,淡泊而幽长,使师体会念佛上许多实际工夫。而在这开始后,二十多天,丐尊来了。
    
     这时,夏丐尊对佛学,已有一段“尝试
   性的体验;他在弘公的艰苦卓绝的行为感动下,素食、读经、念佛,都虔诚地做了;不过,在他那个知识分子社会,还没有摆脱“知识上”的障碍,他衷心敬佩弘公,也对佛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未能献出生命。  
    
     面对父亲的死,与李叔同的出家,使丐尊感觉人生处处坎坷。   
    
     他想到歌德,这位日耳曼的精神象征,平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像)一面,然而他也埋怨,活到七十多岁,没有在连续二十四小时以内真正地愉快过。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位写“浮士德”的大文豪,也觉得讳莫如深。 
    
     夏丐尊,面对中国思想界的李叔同,他放弃了已成就的艺术光辉,却默默无闻地遁入佛门,这种与千万人背道而驰的行径,越发使他感觉人生是难熬的;但是,你必须熬,末法时代众生颠倒,血是白的,泪是黑的;这便是人生!
    
     他这一次来看弘一法师,与每一次看他的意思完全一样。他们把简要的话说完,便是无语对坐;坐到晚霞归山,暮鸦入林,丐尊便向弘公合一个掌,转身而去。
    
     他每一次看弘一大师,是他一生千篇一律的“爱的教育”(夏译有《爱的教育》及《续爱的教育》,此语双关)。他感觉到,与老友见一面,便增加一次无限的深情挚爱与留恋;除非他圆寂了,他死亡了,便断绝这种神圣的往来。
    
     他知道弘公在虎跑结夏,从弘公给他的信中,他第一次见到“结夏”这个词儿。
    
     “结夏”,不过是出家人在夏季三个月,闭门集众潜修而已。在 古代印度的佛制,佛陀为了夏季雨多,蛇虫遍地,不宜出门托钵,为
   了避免杀生与生活上的困难,便撙节出这九十天的日子,下一番工夫。
    
     丐尊见了他的老友,通常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好吗?”“好!”“近来生活方便嗬?”“好极了!”“要换什么衣物吧?”“暂且不需要!”
    
     话完了,便是默坐。然后分别。
    
     定慧寺的僧人与夏丐尊也熟了。他见了弘公之后,看看他还“安然无恙”,便在大殿前后院落里走走。那些出家人,一个个默不作声,静坐的静坐,读经的读经,念佛的念佛,而惟一的妙处,却在没一个人扯闲话!
    
     他徘徊一匝,回到大师休息处。师也从他的寮房拿出几幅字来,要他带回去,在生活上作个体验。这是弘公从《大佛顶首楞严经》摘出的几段文,丐尊展开字,看下去——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文殊:吾今问汝,知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如是,世尊!”(文殊答言:)“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佛言:“此言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烛,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