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放听取大众意见:开始建立法身寺前,詹优婆夷也派弟子奔跑泰国全省参访每个寺院,听说哪里好就跑到哪里学习他们的做法,收集各寺院的优点作为规范以建立法身寺。当遭遇问题时也请教几位长老的意见,长老们也一直慈悲给予建议。直至目前为止,法身寺仍开放听取大众的看法,由信众们或专家提出,再邀请他们一起来做事。
(4)重视团体,不执着个人:这一点已在前面提过,泰国人知道法身寺的名声比法身寺大师父的名声多。在工作上也不推崇个人风头,如詹优婆夷所教导:「如果真的想到寺里来修功德,保证永无落难之日。如果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为了出风头,打响自己的名气,或为异性而来,也可保证永无出头之日……」。以往三十多年来的历史,有不少想出风头的弟子,因自己的愿望而在途中离开了法身寺,也印证了詹优婆夷讲的这句话。
p. 317
(六)以佛法统理系统
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事前营运活动、营运活动及事后营运活动三部分,三者相互影响,成为一整合性之系统。(Mary & Don, 1991)此三阶段即是计划、实行和检讨。法身寺对此三阶段非常重视,善用 「七善士法( sappurisa-dhamma )」[72]和 「七不退法(aparihāniyadhamma)」[73]作为此三阶段的效率评估。
1.「七善士法(sappurisa-dhamma)」
(1)知法(dhammaññutā:knowing the cause),[74] 是指知道跟自己或事情有关的法条、原则和规定,使我们可以推测此因之果。例如:小孩爱看电视,晚上十点还不睡觉,父母也不管教让其晚睡,即可以预测此小孩:因晚睡就会晚起,为了不用上学,使他说谎,假装头痛、肚子痛等,才可以继续睡觉。若父母知道他在假装而打他,逼他去上课,他将变为脾气坏的小孩,爱跟别人顶嘴。另外,因爱困功课也做不完,明天要读的书也没有准备好,使它变为轻率的人。塔达奇渥法师说,能成为知因者必须有三项因素:好学、仔细观察、有善知识指导。
(2)知义(atthaññutā:knowing the purpose),[75] 是指经常思考跟自己或事情有关的法条、原则和规定,直至明了贯通。当有事情发生,
p. 318
因自己有够深的知识、仔细观察,就可以分析此结果之原因。例如:医师看到病人之怪病,就知道该病人到哪里去玩,才会受细菌感染。塔达奇渥法师说,训练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是经常思考佛法。
(3)知己(attaññutā:knowing oneself),是指知道自己的本能、德行、身分和责任。塔达奇渥法师说,能彻底知己者必须有六个因素:信仰自己所做的善事、持戒清净、精进听闻佛法、弃舍东西或烦恼、有智慧、有机智。除此之外,要天天静坐才能使自己看的更清楚。
(4)知节(mattaññutā:knowing howto be temperate),即知道事情的适当处与刚好处。例如:建议别人时,如果过重了一点,就变成叮咛,若再重一点,可能会变成瞧不起,所以用语时,需要调得适当刚好。训练的方法是从估量四事:饮食、衣服、住所和药物着手,估量好最简单的四事后,将懂得估量更难的其它事。
(5)知时(kālaññutā:knowing the proper time),即懂得运用管理时间,最好的时间管理有四种指标:来得及、对时、照时、准时。塔达奇渥法师说,训练知时应该从小开始教,使小孩懂得运用时间,此时要玩就玩,此时该洗澡、吃饭,就要洗澡、吃饭,此时该做功课就要做功课,此时该睡觉就要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