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南传佛教 >> 历史 >>

佛教组织发展之研究──以泰国法身寺为例(21)

分享到:


(5)无以暴力捉出、拘禁宗族之妇女、童女

曾经当过强盗的老人分享自己真实的经验说:「抢劫时,用刀子劫持屋主的钱或财产,他都愿意给,但如果碰触他女儿或妻子的脸颊,屋主都会反抗,宁死不屈」,[77] 这也符合佛陀教导五戒中不邪淫的事。一般人愿意舍掉钱财,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但也有不少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命,为了保护爱人。在管理职位上,若哪位管理人喜欢和别人的妻子或女儿调情,他的工作将不稳定。例如,政治人物的诽闻,不管是男或女,也能使他落选。此问题对法师来讲,问题应该比较少,但若知道自己还有烦恼,必须谨言慎行,不应与对方过度相处。因为虽然双方没什么交情,也会引起世间非议(lokavajja)。

法身寺对这一条法很谨慎,才能乘风破浪迄今。法身寺规定住持和常住法师在宽广之地如讲堂、客厅,招待客人,不能在封闭的房间接见客人,禁止于寮房招待客人,无论是寺内或寺外。连合照时,也规定法师避免双人合影,除非是有男居士坐在中间,这是为了避免非议。其实,这部份的问题,南传比丘戒里已严格规定,为了保护出家人。

当佛陀开示「七不退法(aparihāniyadhamma)」给比丘时,此第五条是针对比丘控制内心的渴爱(taṇhā)而讲,即是欲爱(kāmataṇhā)、有爱(bhavataṇhā)、无有爱(vibhavataṇhā)。[78] 从此可知,若哪个团体之会员欲望太高,以个人利益或团体利益为主,不久此种团体将碰到危机。

p. 322

(6)尊敬、尊崇、奉持内外之塔庙,而且不废以前之施与、以前所为适法之祭祀

「塔」(Stūpa)意译作高显处、功德聚、方坟、圆冢。为「顶」、「堆土」之义。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塔等构造成之建筑物,然至后世,多与「支提」(cetiya)混同,而泛指有关佛陀本生谭之圣地、辟支佛窟,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堆土、石、木等筑成,作为供养礼拜之建筑物。[79]

从上述可知,塔是用来礼拜回忆圣人之建筑物,一边礼拜,一边回想他的优点德行,然后度德量力,依他为典范精进修行。美丽的花瓶来自良好的模型,善人也来自圆满之典范,慢慢地磨炼个性而来。从此法条可知,佛陀肯定,若哪些团体有圆满圣人为典范,将会兴盛无衰退。塔达奇渥法师说,法身寺以正等正觉佛陀为典范,当想比好坏的话,就跟圆满的佛陀比一比,即知自己的缺点在哪,然后学习佛陀的清净、慈悲和智能。

(7)对阿罗汉,善俱正当之保护、守护、护持,使得未来此领域内之阿罗汉能来,已来此领域内之阿罗汉能安乐而住

此法条告诉我们,若有阿罗汉圣人来到我们之地常住,要好好地款待,若还没来也希望他能过来。塔达奇渥法师说,法身寺也希望阿罗汉圣人能慈悲过来居住,但还在等时机,也不轻视款待外来之客人。每位法师和居士都是家主,当有外地之法师或居士来参访,不要让他觉得处境尴尬,应亲切招呼、介绍场所。

从上述内容,笔者认为法身寺奉行「七不退法( aparihāniyadhamma )」也是使法身寺蓬勃发展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