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身为一为异义者,此言(注73)应身即当五中第三佛身。
此佛应身随应十地菩萨所现。初地菩萨所现佛身坐于(注74)
百叶莲花台上,一叶(注75)有一大千世界,其佛身量称彼莲
花,二地所见坐(注76)千叶莲花,三地所见坐万叶莲花,乃
至十地如(注77)是转增。初地见小,二地见大,同处同时不
相障碍。不可言一,不可言异。不可言一者,十地所见各不
同故﹔不可言(注78)异者,所见之佛无别处故。菩萨所见,
一异若斯,诸佛应身,一异亦尔,一微尘中有无量佛(注79)
,一剎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处有一切佛,一切(注80)佛国
有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处同时,不相障碍,以
诸色法无实体故,真如理智无限碍故。如众翳者,同于一处
所见差别,不相障碍。如众灯光,各遍似一。由是义故,非
但诸佛所现应身非一非异,乃至报化身亦尔。
第七问云﹕
佛有一切智,因从(注81)修行六波罗蜜,但本性
清净湛然不动,是一切智,此二种如何﹖
谨对﹕佛一切智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就,本性清
净,湛然不动,是一切智者,据有因说也。因从(注82)修行
(注83)六波罗蜜成一切智者,就具缘说也。因缘具足,一切
智成,随阙一种则不成就。此中随阙因缘义者,虽有内因,
若不修行十波罗蜜无由能成佛一切智,若虽修行十波罗蜜,
而心取相乖背本因,亦不能成佛一切智,故起信论云﹕如是
报身功德之相,因波罗蜜无漏行熏,及(注84)由真如不思议
熏(注85)。内外二熏(注86)之所
92页
成就一切智用在于报身,报身尚然,智何不尔。
第八问云﹕
众生若行诸菩萨行,发菩提心,如何发行﹖
谨对﹕夫欲修行诸(注87)菩萨行者,先须发起大菩提心
,然此发心有其二种﹕一令初根发有相心,二令久(注88)机
发无相心,所言有相菩提心者,复有三种﹕一、厌离有(注
89)为心,为说世间生死苦恼,令其厌离不乐有为,永断诸
恶为出离因。二、欣乐菩提心,为说佛身无量功德,究竟安
乐,令其欣乐修行诸善为成佛因。三、悲愍有情心,为说悲
愍一切众生自得无量胜妙功德,令生广大救度之心。此三名
为大菩提心,由有此心能行万行,故经说(注90)此名加行持
,能持六度加胜行故。所言无相菩提心者,菩提名觉,即是
真如,此性澄清离一切(注91)相,但离妄念,觉道自成,何
假起心外念求取。若发心念,外求菩提,此乃妄心返成流浪
,纵修万行,岂成菩提。今(注92)者但能一切不发,是名真
实发菩提心。所言菩提既即是觉,不被一切烦恼破坏,即是
诸法(注93)真实之(注94)心。所言发者,即是显发,但能不
起一切妄情,菩提真心,自然显发,是名真实发菩提心﹔虽
名发心而无所发,由无所发,无所不发,乃是广发大菩提心
,非但名(注95)为发菩提心,亦名真行菩萨妙行,如前三种
发菩提(注96)心,若无后说真实发心,纵多劫修行(注97)终